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咨询及成果综述
1
咨询的内容框架
(1) 聚焦新阶段下的新形式新要求。面对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的相继提出,广州在参与全球竞争合作,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新要求。
(2) 聚焦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为超特大城市,广州正在面临城乡空间结构和品质空间有待提升、产业创新动能不足、外围区域设施供给不足、历史名城的文化价值挖掘不够、安全韧性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与挑战。
(3) 聚焦国际城市普遍关注的战略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先进城市最新战略规划内容发现,可持续发展是伦敦、纽约、巴黎等国际城市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宜居、创新活力、健康、公平包容、绿色低碳、安全韧性等是国际超大城市普遍关注的战略重点。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围绕上述三个维度,广州将本次战略咨询内容设定成一份包含“必答题”和“选答题”的“试卷”(图1),希望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咨询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以此应对城市发展中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其中,发展目标愿景、核心功能定位和支撑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组织方式即空间结构,这三项基础必答题是城市长远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国内外战略规划和广州历版战略规划都会研究明确的内容,希望通过咨询为广州未来发展提供多方案的参考。
另外,战略规划的内容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在于把握战略重点,考虑到不同团队的研判可能会有差异,因此梳理出八个关键性议题作为专项选答题供选择,咨询团队也可以结合实际提出其他的切入点,支撑形成咨询方案。
2
咨询的工作组织
广州2049战略咨询,不是一项短时间内一次性就完成的工作,而是涉及专家、部门、技术团队等多个主体,且形式多样、持续时间较长的一项系统性工作。文章梳理总结了本次咨询的具体工作组织:
(1) 专家全过程指导。一是开题研讨,组织老前辈老专家、新锐专家学者共议战略方向和工作重点。二是过程把关,围绕目标定位、空间结构、综合交通、海洋等重点议题适时开展专题研讨。三是成果研讨,从技术、行政层面对咨询方案求同存异,明确深化方向。
(2) 技术团队共同答题。参与本次咨询的六家团队都不同维度地长期跟踪广州的发展建设,在同题共答的过程中,几乎陪伴式地全过程参与了各个环节,咨询方案也在多次讨论中不断迭代完善。
(3) 各部门深度参与。城市的发展战略已经不是规划部门一家的事情,除了技术团队的咨询方案之外,本次战略还发动职能部门围绕区域协调、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等12个专题开展研究,11个区形成辖区内的调研报告,这些成果都对广州2049战略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4) 工作营集中研讨。咨询成果完成后,围绕城市功能及空间格局、产业发展与经济动能、交通发展与枢纽动能、生态可持续与安全韧性、人口社会发展和城市治理效能五个主题,创新性地组织咨询团队核心成员、专家、职能部门一起开展为期两天的“工作营”。这种模式既倡导大家保持观点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也通过不同视角的观点碰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下一阶段的综合深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咨询的成果亮点及共识

同时,除了各自亮点之外,六份咨询方案都以大历史观、长周期规律研判广州未来发展趋势及使命担当,对于咨询的核心问题也都存在一定的共识。普遍认为:
(1) 趋势判断方面。广州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谋发展,对内要进一步扩大腹地,对外要加强与东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战略合作。
(2) 目标愿景方面。六个方案多以世界城市、海洋城市、全球城市等概念为愿景描绘广州未来蓝图,重点关注提升城市的引领性、成长性、竞争力、吸引力。
(3) 核心功能方面。普遍认为广州应当强化引领性核心功能能级,参与全球城市分工,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科创、商贸等功能,部分技术团队也提出金融、总部、科教、文化和国际交往等城市功能。
(4) 空间战略方面。六家单位大多强调广州要沿珠江向东、向南的发展和枢纽带动,并识别出狮子洋西岸地区、鱼珠沿珠江以东地区、东部枢纽地区、北部空港地区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战略性空间,要有前瞻性布局和谋划。
(5) 战略举措方面。六家方案围绕人口、产业、交通、文化、治理体系等方面战略举措也形成了一系列共识性观点。
4
结语
相较于前两轮广州战略的咨询组织方式,以及国内其他城市竞赛、委托等咨询形式,2049战略咨询工作更加强调开放式咨询、陪伴式咨询。在开放式方面,专家、部门、技术团队各阶段的多方参与、高频互动,提高了咨询成果质量;通过“必答题”和“选答题”的模式设定咨询内容,让每个团队结合特长领域为广州未来发展提供更专业的咨询方案,并灵活应对城市发展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在陪伴式方面,咨询方案不是一次性任务,随着战略的深入研究,咨询团队持续聚焦关键议题创新开展“工作营”,通过不同视角的思想碰撞来不断深化认识、求同存异,为后续的综合深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惑和问题,如何兼顾个性与共性,如何在多视角的多方案中博采众长、求同存异,是战略咨询工作的难点和成败关键,还需要从任务设定、工作组织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原文介绍
《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咨询及成果综述》一文刊载于《城市规划》2024年增刊2,第22-29页,第112页。
【doi】10.11819/cpr20241404a
推荐阅读
-
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制度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
-
300年未来城市方案:特征梳理与本质思考*
-
资源枯竭型城市基于矿城融合的空间规划策略——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
-
杭州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正式获批!全市95个市级更新片区,30个重点片区先行启动
-
特大城市医康养结合空间组织模式与规划策略
-
数字增强下的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与优化方法——以广州火车站片区详细规划为例
-
高密度城区游憩绿道网络规划的整合性框架研究——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
-
官宣!第四个“双机场”城市,来了
-
42个国批城市的比较:中心城市格局
-
广州:构建城市数字孪生空间,深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
-
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制度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
-
300年未来城市方案:特征梳理与本质思考*
-
资源枯竭型城市基于矿城融合的空间规划策略——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
-
杭州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正式获批!全市95个市级更新片区,30个重点片区先行启动
-
特大城市医康养结合空间组织模式与规划策略
-
数字增强下的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与优化方法——以广州火车站片区详细规划为例
-
高密度城区游憩绿道网络规划的整合性框架研究——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
-
官宣!第四个“双机场”城市,来了
-
42个国批城市的比较:中心城市格局
-
广州:构建城市数字孪生空间,深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
-
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制度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
-
300年未来城市方案:特征梳理与本质思考*
-
资源枯竭型城市基于矿城融合的空间规划策略——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
-
杭州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正式获批!全市95个市级更新片区,30个重点片区先行启动
-
特大城市医康养结合空间组织模式与规划策略
-
数字增强下的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与优化方法——以广州火车站片区详细规划为例
-
高密度城区游憩绿道网络规划的整合性框架研究——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
-
官宣!第四个“双机场”城市,来了
-
42个国批城市的比较:中心城市格局
-
广州:构建城市数字孪生空间,深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