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构建城市数字孪生空间,深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
来源:数字孪生城市公众号
参数君导读:2025年2月20日上午9时,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广州市市长孙志洋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构建城市数字孪生空间,深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
数字孪生城市是指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层面的应用,通过构建城市物理世界、网络虚拟空间的一一对应、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复杂巨系统,在网络空间再造一个与之匹配、对应的“孪生城市”,实现城市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城市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形成物理维度上的实体世界和信息维度上的虚拟世界同生共存、虚实交融的城市发展格局。广州是全国最早开展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已经完成了中心区域与重点区域数千平方千米的单体化实景三维建模。通过构建多层级、多尺度的三维时空数据资源,广州搭建了智慧广州时空大数据平台,将实景三维应用于智慧园林、智慧水利、智慧文旅等多个领域。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hina Spatial Planning Observation Network,简称 CSPON)是自然资源部为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而提出的系统工程,旨在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化。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广州市通过“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多应用”的框架,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其中,“一张网”作为数字国土空间的基础设施,支撑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监测、年度体检和五年评估。例如,广州市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对120项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指标进行分类监测和预警,形成了“实时+定期”的智能化评估监督模式。此外,广州市还建立了“实时监测、年度体检、五年评估”的监测评估机制,通过合规性机检和量化分析模型等工具,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范围等空间性要素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建设项目审批与空间性要素的自动比对。

广州将两者放在一起有何深意?
(1)数据共享与协同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提供了权威、准确的时空数据底座。例如,广州市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数字孪生城市提供了多层次、多类型的自然资源数据服务。同时,数字孪生城市通过实景三维建模和CIM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据资源。
(2)功能互补与协同
CSPON 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功能为数字孪生城市提供了科学依据,而数字孪生城市通过三维可视化和实时数据分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更直观的决策支持。例如,广州市通过CIM平台实现了城市更新项目的智能策划和经济平衡测算,提高了规划实施的效率。
(3)智慧化管理与应用场景
二者共同推动了广州城市治理的智慧化转型。例如,广州市通过CSPON和数字孪生技术,开发了智慧工改、智慧社区、智慧桥梁等20多个CIM+应用场景,形成了完整的应用生态。这些应用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还为市民生活和企业运营提供了便利。
信息来源自权威官网,论文等。图片源自网络。王芬旗
广州市在构建城市数字孪生空间和深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方面的工作,是落实国家和省级政策要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下是基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以及国务院等官方网站信息的详细阐述:
一、广州市构建城市数字孪生空间的背景与目标
广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的要求,并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将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成国际一流智慧城市”的目标,提出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实体城市向数字空间的全息投影,增强城市治理的灵敏感知、快速分析、迅捷处置能力。

数字孪生城市通过整合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CIM)、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一个与现实城市一一对应的“虚拟城市”,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分析和管理。
二、广州市数字孪生空间建设的具体措施
1.建设智慧城市创新基础设施集群
广州市通过“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一图统揽、一网共治”的运行模式。该平台实现了经济、医疗、城管、交通、生态、民生等各领域要素的数据联动融合分析,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2.构建数字孪生底座平台
广州市推进CIM基础数据信息模型建设,搭建城市三维数字底板,全量接入已建感知设备数据,提升感知设备的智能应用。同时,广州市还加快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城市信息模型数据采集体系,构建多源异构三维数据库。

3.推动数字孪生应用服务
广州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开展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决策仿真应用,助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例如,“穗智管”平台在广州塔下的广州国际媒体港内构建了“数字孪生”的广州城,实现了城市运行监测数据的实时呈现。
三、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建设
1.政策依据与指导
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建设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以下简称 CSPON)是自然资源部提出的一项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系统工程。《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建设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重大部署。2023年12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文提出在1个区域、16个省份、29个城市、1个区(县)部署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工作;同月,科技部批复“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
国务院在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时,明确要求广州市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

2.监测网络的功能与作用
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旨在通过智能感知、监测预警、体检评估和动态调控等功能,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该网络将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实施保障与监督
国务院要求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指导督促广州市人民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广州市需依据总体规划编制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强化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确保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支持与推动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推动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5年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推动国土空间规划“数智化”监管。
此外,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还发布了多项通知和招标公告,支持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建设。

五、未来展望
广州市构建城市数字孪生空间和深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不仅是落实国家和省级政策要求的具体行动,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和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建设,广州将实现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科学化,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推荐阅读
-
问答丨集装箱和充气膜建筑需要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么?
-
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制度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
-
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咨询及成果综述
-
300年未来城市方案:特征梳理与本质思考*
-
资源枯竭型城市基于矿城融合的空间规划策略——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
-
杭州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正式获批!全市95个市级更新片区,30个重点片区先行启动
-
特大城市医康养结合空间组织模式与规划策略
-
数字增强下的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与优化方法——以广州火车站片区详细规划为例
-
高密度城区游憩绿道网络规划的整合性框架研究——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
-
官宣!第四个“双机场”城市,来了
-
问答丨集装箱和充气膜建筑需要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么?
-
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制度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
-
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咨询及成果综述
-
300年未来城市方案:特征梳理与本质思考*
-
资源枯竭型城市基于矿城融合的空间规划策略——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
-
杭州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正式获批!全市95个市级更新片区,30个重点片区先行启动
-
特大城市医康养结合空间组织模式与规划策略
-
数字增强下的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与优化方法——以广州火车站片区详细规划为例
-
高密度城区游憩绿道网络规划的整合性框架研究——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
-
官宣!第四个“双机场”城市,来了
-
问答丨集装箱和充气膜建筑需要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么?
-
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制度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
-
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咨询及成果综述
-
300年未来城市方案:特征梳理与本质思考*
-
资源枯竭型城市基于矿城融合的空间规划策略——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
-
杭州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正式获批!全市95个市级更新片区,30个重点片区先行启动
-
特大城市医康养结合空间组织模式与规划策略
-
数字增强下的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与优化方法——以广州火车站片区详细规划为例
-
高密度城区游憩绿道网络规划的整合性框架研究——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
-
官宣!第四个“双机场”城市,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