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规划)编制的广东思考与实践
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提出“探索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规划”的改革任务。2024年,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意见》,明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按照公益性、经营性等特征,分类划定储备片区、配置单元,统筹谋划自然资源资产储备、配置、价值实现等内容。为发挥资产规划在自然资源资产全管理链条中的引领性、集成性作用,重点解决代理履行主体和具体履职部门所有权不到位、权益不落实问题,指导自然资源资产权责行使,强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近几年,广东省持续探索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使用规划的编制方式和思路,创新性地提出了“发展型资产规划-实施型资产规划”两个层次的资产规划体系,为全国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案例参考和思路借鉴。
阅读提示:全文4300字,读完约10分钟;
资源来源: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霍子文、周玉等《实施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使用规划的思考》(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期刊)。
1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自然资源资产规划两层级体系
两级规划层级
为保证资产规划能用、管用、好用,结合各地自然资源资产代理主体、履职主体形式多样、方式不同等特征,同时衔接既有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发展规划体系,建议构建“发展型资产规划-实施型资产规划”两个层次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规划体系。
发展型资产规划
发展型资产规划面向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代理履行主体,主要对所有权委托代理全链条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和总体安排。规划由1个全要素资产规划和N个分要素资产(土地、森林、草原等)规划构成。全要素资产规划按照省本级自然资源清单范围进行编制,摸清资产家底,制定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的总体目标,提出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策略、路径。分要素规划衔接全要素规划,针对代理主体单要素自然资源资产提出定量/定性总体目标,细化资产价值实现策略路径及时序安排,提出重点行动计划、示范/试点项目清单,明确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实施型资产规划
实施型资产规划面向全面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具体履职部门,重点针对土地、矿产、海洋、森林、草原、湿地、水、国家公园等八类特定资产要素,按照具体履职部门管理范围进行编制,对资产配置及价值实现路径作出具体实施性安排,作为发展型资产规划的有力补充,可作为特定资产实施保护和使用、开展监督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省本级开展森林、海洋、湿地、土地资源实施性资产规划试编工作,规划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资产配置指引要求,形成资产配置导则与清单,为政府有关部门、派出机构、国有林场和农场等企事业单位等履职主体对自然资源资产实施配置、处置和管理的权能提供具体依据,为市场主体提供参与各类资源资产市场化配置提供指引和路径,实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
2
资产规划编制“113”技术框架体系
1本总账: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价值
构建面向市场主体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体系,以自然资源资产清单为基础,深化资产清查工作成果;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成果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细化可配置自然资源资产价格,拓展可实现的多元价值内涵,使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更接近市场价格,形成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总账。
1个目标:构建自然资源资产指标体系
为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利用、保值增值目标,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指标体系,探索将其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资产考核评价的参考和依据。发展型资产规划的指标体系针对省、市等代理履行主体,涉及自然资源资产规模、资产质量、资产收益等相关指标;实施型资产规划的指标体系针对自然资源、林业、水务等具体履职部门以及国有林场、国有农场等特定所有者职责事项承担主体,涉及自然资源规模结构、资产质量、资产收入与价值等相关指标。
3个环节:实现资产整备、配置、价值实现全周期管理
1.自然资源资产整备:遵循“化零为整、以丰补歉、价值加成、时序统筹”的原则,统筹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划分资产整备单元,通过权属整备、质量整备、功能整备和资源组合的方式,形成不同类型、符合市场需求、易于管理的资产包,为后续的资产配置提供基础。
2.自然资源资产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在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建立各类资产的配置模式包,提出资产配置前置条件和配置导则,为市场主体参与自然资源资产运作提供参考。试编过程中以国有林场和集体林场实行资产整备,形成国有-集体资产组合包,编制资产配置导则,通过作价出资方式实现林地、林木市场化运营。
3.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在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基础上,遵循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制定各类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的准入清单,明确自然资源资产配置的相关要求,并将其转化成适应市场化运作的权利权益,通过不同应用场景,结合市场化经营路径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收益。3
实施型资产规划编制关键技术建议
加强资产清查对资产规划编制的衔接支撑
1.厘清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边界。首先,厘清国有、集体资源产权边界。特定资源资产要素(国有农场、国有林场等)范围内难免存在国有、集体资源资产边界交叉重叠、权属模糊不清等问题,导致权利配置流转不畅。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统筹厘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边界,判定产权边界矛盾问题,为后续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综合配置方案奠定基础。其次,厘清中央政府直接行使和省、市政府代理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和所有者职责)边界。从一些地方开展的国有企业存量土地摸查、事业单位划拨土地摸查、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精准摸清各级政府行使或代理行使所有权边界工作十分困难。
2.弄清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效益情况。当前,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对所有权信息掌握程度较高,而对于使用权信息的摸查深度则相对不足,然而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现状对于开展资产价值评估、制定资产配置方案具有关键影响。因此,应全面掌握已配置但使用效益不高的划拨、作价出资(入股)、租赁、授权经营等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信息,核查使用权剩余年期,评价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效益,这是加强资产清查对资产规划编制的衔接支撑的重要方面。
3.开展微观尺度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当前,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评估多以宏观、中观尺度为主,结合基准地价等公示价格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经济价值(以土地为例),难以为实施型资产规划精准开展资产潜力评估与成本收益测算提供基准依据。因此,有必要结合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信息,综合考虑自然资源资产区位、质量、连片程度、资源多样性等内部条件,以及周边配套设施完备情况、人口密度、产业发展等外部条件,开展微观尺度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理清自然资源资产的现状构成及收支平衡情况,为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的资产配置方案提供精准支撑。
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时空角度的综合整备
1.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及各类自然资源要素分类分级管控要求,划分保护、留白、经营开发区域,确定公益性、经营性自然资源资产的对象、范围及规模。其中,保护区域以公益性资产为主,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生态保护要求;留白区域公益性和经营性资产兼有,宜强化面向中长期的资产保护利用谋划;经营开发区域以经营性资产为主,是近期实现资产合理利用与保值增值的主要区域。
2.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时空整备。在空间维度上,结合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通过征收、置换等形式,形成权属清晰、边界清晰、分布集中、用途安排合理的资源资产,解决历史遗留的权属纠纷,避免价值实现受阻。在时间维度上,对于因受惠重大项目建设而即将升值的自然资源资产要进行提前收储,而对于闲置低效、污染破坏的资产要进行摸底,作为后续开展盘活利用、生态修复的重点对象,并与价值提升潜力较大的资产进行组合搭配,为后续引入社会资本提供依据。
3.结合自然资源资产分区分类利用要求,按照规模适宜、丰歉搭配、近远结合的原则统筹划定自然资源资产整备单元,作为自然资源资产优化配置与效益分配的基本单位。在划分整备单元过程中,需要注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机融合、统筹推进,后续通过单元一体化、滚动式实施,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成本收益的内部平衡消化。
制定自然资源资产综合配置方案与指引
根据不同类型自然资源资产的禀赋特征、保护使用要求、价值潜力、交易市场成熟度等差异,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配置原则,制定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资产配置方案。以单元为基本范围形成资产配置组合包,提出如划拨、出让、租赁、授权经营、作价出资(入股)等的综合资产配置方式建议,创新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模式,拓展碳汇交易等资产价值实现方式,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同时,为保障自然资源资产配置结果符合总体目标要求,需针对每个资产配置组合包进一步制定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指引,明确资产配置的前提条件,包括成本控制、效益目标、收益分配等,确保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在所有者、使用者和经营者之间达到最优平衡,进而促进自然资源资产高效合理配置。
做好资产规划与金融政策工具接口
资产规划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项目投融资渠道路径,给予金融政策工具类型建议,并在具体的资产配置方案中与相关金融政策工具的规定要求做好衔接。以EOD政府专项债为例,对资产规划提出3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融合反哺”,即在制定资产配置方案时,应注重效益较低的公益性项目与效益较高的产业项目组合捆绑,并通过明确的成本-效益测算证明金融期内可实现项目整体收支平衡;二是“项目化管理”,按照资产保护利用的目标需求,进一步细化形成实施项目清单,做好各项目成本收益测算,落实政府专项债对于项目数量及单个项目投资金额(成本)上限等要求;三是“时序安排”,可衔接政府专项债按照“分批申请、分批实施”原则,提前做好资产配置实施进度谋划,适时引入金融工具,推动资产保护开发滚动实施、收支平衡。
4
编者的思考
承认资产相较于资源的特殊性
自然资源资产不同于自然资源本体。资产概念施于自然资源管理以“产权性蕴意”,这决定了自然资源资产规划或者是配置方案与实施计划与“多规合一”后的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存在性质和功能差异。一方面,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下重构的空间规划体系,实施核心是用途管制制度,属典型的行政监管权范畴。另一方面,我国在中央、省、市、县四级均进行了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探索,各省已完成“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的编制,兼具发展规划的引领性和空间规划的管制性。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规划或者配置方案与实施计划需要关注“资产”相较于“资源”的特殊属性。特别是突出资产之上的所有权调控因素,从“产权主体、产权内容、委托代理行权模式”等方面,设置体现所有者权益要求的资产规划特有事项。
认可资产规划对“两统一”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使用规划和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和实施计划,作为推动资产高水平保护保效率利用的政策工具,是指叫法和形式不同,其内在机制具有异曲同工之意。资产配置规划(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辅相成,通过“多规合一”规划的传导,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要素市场化配置,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格局,构建“双螺旋式”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机制。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传导体系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底线管控和功能优化作用,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系统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空间格局及城镇内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
明确资产规划的行动策略
一是整体谋划全域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的规模、布局、价值和收益总体目标,设置自然资源资产配置功能片区,明确资产盘活变现的政策主导方向。二是统筹好资产价值平衡,利用投入产出公式,算清“成本—收益”账,明确资产盘活变现的优先级顺序。三是针对不同的功能区,围绕不同的主导性资产进行组合搭配和多元化的路径,实施价值实现和利益分配方案(开发边界内外等)。
往期回顾
02 权益探索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框架与方法研究
03 权益探索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完善思路与试点案例
其他更多内容请关注“政视自然”公众号
免责声明
承蒙厚爱,感谢您的关注和转载!“政视自然”旨在关注政策动态、推送百家之言、探析自然之理、分享所学所悟。因个人水平有限,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期待您批评指正。文中资料,仅做学术交流和思维拓展,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前路虽远,步履不停,非常欢迎大家交流、讨论、投稿,一起为自然资源权益管理研究献言献策,谢谢!
联系人:李政
推荐阅读
-
易 纯 等,非正规空间主导下城市更新逻辑与路径
-
高原山地生态脆弱性研究——四川康定为例
-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指南征求意见稿
-
福建:推行“阳光规划”,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
-
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耦合梯度管控体系构建——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
-
如何分类处置储备土地遗留问题?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土地储备工作至关重要,它是城市建设、规划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储备土地遗留问题逐渐显现,不...
-
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精细化供给标准的创新探索——以深圳为例
-
城镇开发边界“开天窗”区域,是否可以纳入村庄规划编制 ?
-
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的理论、方法与路径思考
-
2025《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发布
导读日前,自然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修订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具体内容看文件吧。自然资源部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