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的理论、方法与路径思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如何科学理解中国城市更新工作的新背景,准确把握新时代城市更新工作的内涵,探索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实现路径、模式和技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既需要各地从实践上积极探索,也需要学术界从理论技术方法上进行创新突破。为此,《自然资源学报》特组织了本次专家笔谈,邀请了地理学、城乡规划和公共管理等相关多学科领域的15位专家学者,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改革任务,就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概念内涵、价值理念、实施方式与路径、制度政策环境建设及绩效评价与实践反馈等重点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理论与实践启示的观点,可为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落实“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改革任务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参考。

该文认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需特别关注以下关键问题:
一是概念内涵上,可持续城市更新应理解为目标的“可持续性”和实施的“可持续性”。
二是价值理念上,强调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并共享收益作为构建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基本经济理念,同时注重将城市更新融入城市文化遗产空间治理、社会空间治理和生态空间治理,从而形成基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韧性”多维系统视角组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三是实施方式上,必须有效平衡地方政府、市场主体、产权人和社会的利益,注重保障和完善国有企业参与城市更新的机制建设,通过特许经营等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更大的参与热情,各方合力推动城市建设从“面向供给”向“面向需求”的模式转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城市更新的实施应更加注重多元参与式设计,注重从人民可感知的微观社区尺度上嵌入公共服务设施、绿色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技术等要素,统筹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和管理实施。
四是制度政策环境建设上,应面向新时代城市更新产品、治理和模式构建的新需求,营造适应性强、可持续的城市更新制度政策环境,特别是要围绕城市更新中“人、地、钱”等关键要素,从用地规制、资金筹措、组织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体制机制创新。
五是从“人民视角”出发,构建可度量、可比较的人民城市更新绩效评价与实践反馈体系。
希望该笔谈能够激励更多围绕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建构的跨学科探索,为建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更新理论和实践方法体系贡献力量。


微信号:ziranziyuan1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该笔谈文章引用格式如下:

宋伟轩, 陈浩, 崔璨, . 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的理论、方法与路径思考. 自然资源学报, 2025, 40(1): 20-38. [SONG W X, CHEN H, CUI C, et al. Theoretical, methodological, and implementation considerations for establishing a sustainable urban renewal model.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5, 40(1): 20-38.]















(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阅读)


发布于 2025-01-23 08:00:38
收藏
分享
海报
11
上一篇:2025《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发布 下一篇:城镇开发边界“开天窗”区域,是否可以纳入村庄规划编制 ?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