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康:新型城镇化是否抑制了人口流失?——基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实证分析
导读
9月8日,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专题会议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治理与政策创新”在合肥成功召开。会上,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吴康作题为《新型城镇化是否抑制了人口流失?——基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实证分析》的特邀主题报告。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
本文字数:4765字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阅读时间:15分钟
吴 康
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开始面临人口收缩的严峻挑战。这一现象与西方国家的人口收缩现象在背景和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为中国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探讨其是否能够有效抑制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研究选取了135个收缩城市作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对人口流失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内在机制及对不同类型城市的异质性影响。
01
新型城镇化与人口流失
我国在经历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部分城市开始出现了人口收缩的现象,这一现象与西方国家人口收缩现象在发生的环境和背景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国目前仍处于较快城镇化阶段,收缩城市的持续涌现给中国落实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与挑战。尽管“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但不能仅仅以资源配置效率为导向来看待与应对收缩城市的发展。城市收缩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经济层面上公共财政危机、经济韧性损害,社会层面上公共服务水平下降、就业机会缩减,以及环境层面上的城市生态系统与建成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损害了区域的协调发展,又不利于国家安全及公平公正等重大发展。
人口收缩在某种程度上与传统高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息息相关,如“圈地造城”、过度依赖要素驱动和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以及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等,这直接导致了部分城市人口的流失和收缩。而新型城镇化作为对传统城镇化的反思与改进,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旨在实现人的城镇化,提出通过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方式,提升城镇化的质量,而不仅仅是城镇规模的盲目扩张。我国从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开始,逐步在后续几年里出台了一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相关的工作方案,这些试点均强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等内容。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是否能够有效抑制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并分析其内在机制以及其对缓解不同类别城市的人口收缩是否存在异质性。
0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对人口流失做简单的分析,中国在迈入201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人口之间增减的变化主要是来自于城市和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推拉理论”可以为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提供一个解释框架:即在流入地存在着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流出地存在推动人口迁出的因素。此外,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强调了就业和工资水平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主张建立产城融合体制机制,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创业环境的改善,从而扩大就业容量。因此,基于“推拉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提出以下三个研究假设:
01
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有助于抑制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向城市的集聚,推动形成“劳动力池”,缓解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并发挥高素质劳动力的知识溢出效应。此外,试点地区通过积极扶持当地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工资收入。通过增加就业和工资水平,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减轻推力因素和增强拉力因素,抑制了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
02
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可通过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均等化水平、通过缩小与其他城市的差距或通过提升人口定居意愿抑制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地区在吸引人口流动方面具有优势,新型城镇化致力于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并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此外,推拉理论也表明,人口流失不仅是由城市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决定的,也与其他地区竞争有关,新型城镇化强调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引导人口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聚集或分散,通过缩小城市间差距来抑制人口流失。但同时,尽管“推拉理论”对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动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也并不意味着这些流动的人口能够在城市完成定居,而目的地定居意愿更能体现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抑制收缩城市人口流失的成效。
03
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对不同类型城市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主要包括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对东北地区城市人口收缩缓解作用较弱;对大城市及创新水平更高的城市的人口收缩缓解作用更明显。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东北地区由于体制机制僵化问题,区域产业升级乏力,创新产出较弱,推动资源更多向优势地区流出,是中国目前城市收缩最严重的地区,其实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对人口流失的抑制效果可能更为有限;从城市规模异质性角度来看,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下实施的差别化户籍政策使得中小城市落户政策将比大城市更加宽松;但另一方面,相关学者表明,仅通过引入差别化户口制度不足以实现国家人口政策将人口流动引导至较小城市和中西部城市群的目标。此外,科技创新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复原力的关键因素,在吸引人口中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提出要走推动城市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通过聚集人力资本、促进产业集聚等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创新水平。
03
研 究 设 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主要讨论新型城镇化是否能够抑制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因此本研究的全部样本为收缩城市。研究根据第六、七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数据计算城市常住人口变化率,将年均人口变化率为负的城市设定为收缩城市。在本研究识别出的135个收缩城市中,有72个城市陆续受到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的影响。在数据来源方面,为了要分析连续的年份数据,因此使用在LandScan中提取的城市人口数据来表示城市人口规模;流动人口数据来自2012-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以及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其他城市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等。
注:该图基于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下载的地图制作,审图号为GS(2024)0650号,底图无修改。
图2 收缩城市及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分布
(2)变量说明
该研究关注的一系列反应收缩城市人口变化的被解释变量有3个,主要包括收缩城市的人口减少量、相对人口收缩以及人口下降率。核心解释变量是“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NU),将收缩城市中实施该政策及之后的年份取值为“1”,否则为“0”。在机制变量方面,选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及均等化水平、定居意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三个机制变量。同时,也选取了一些常见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pgdp)、工资水平(wage)、聚集水平(den)、产业结构(ind)、人力资本投资水平(hc)、城市环境状况(evn)、政府行为(gov)、对外开放水平(open)以及金融发展水平(fin)。
(3)模型构建
在模型构建方面,由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是分批次批复的,故采用政策评估中常用的定量模型即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在研究中主要关注模型中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估计系数 β1,如果政策起到了抑制作用,则该系数应为负数。
04
实 证 分 析
(1)实证结果分析
实证分析分别以收缩城市的人口减少量、相对人口收缩以及人口下降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得出结论如下:无论被解释变量是什么,且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核心解释变量(NU)的估计系数都为负。也就是说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确实能够显著的抑制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趋势。其中,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环境质量等政策对人口流失存在显著的抑制效果。
图2 基准回归结果可视化
(2)平行趋势检验
通过对平行趋势和政策的时间动态处理效应考察发现,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设立之前,其对人口流失率的估计结果均不显著,可知平行趋势假设成立。同时,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实施之后,核心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基本显著为负且其绝对值逐步增大,这表明新型城镇化对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扩大。本文的第一条研究假设成立。
图3 平行趋势检验
(3)安慰剂检验
为了排除不可观测因素干扰,本研究通过随机生成试点城市和试点时间的方式,重复估计1000次进行安慰剂检验。结果表明,基准回归估计结果不太可能是由不可观测因素导致的。
图4 安慰剂检验
(4)稳健性分析
根据De Chaisemartin et al. (2020)和Goodman-Bacon (2021)的研究,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结果是所有处理个体的处理效应的加权平均,当存在异质性处理效应时,可能会出现负权重的情况,当负权重占比较大时,就会导致双向固定效应估计系数的符号与真实估计系数相反,模型的估计结果可能不稳健。最新的DID理论文献表明,处理前趋势检验并不能作为平行趋势假设行之有效的经验证据(Roth, J, et al., 2023),传统的处理前趋势检验在统计意义上是低功效的,且可能造成估计和推断的偏误。为此,本研究分别进行了培根分解以及平行趋势敏感性分析作为多期DID偏误检验。
培根分解图显示“后处理VS先处理”的黑色X权重较小,说明异质性处理效应存在,但异质性程度较轻,并未影响本文基准结果的稳健性。
图5 培根分解图
平行趋势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政策实施后一年对于设定的最大偏离程度总是稳健的,政策实施后二、三、四年对于设定的最大偏离程度的60%是稳健的,政策实施后五、六年对于设定的最大偏离程度的40%是稳健的。
(a)后一年
(b)后两年
(c)后三年
(d)后四年
(e)后五年
(f)后六年
图6 平行趋势敏感性检验
此外,本研究还进行了一系列其他稳健性检验,包括替换被解释变量、PSM-DID、加入省份-年份交互固定效应、缩尾处理、替换收缩城市样本、排除其他同期政策干扰等,结果依旧显著,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稳健性。
表1 稳健性分析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标准误,下表同。
(5)机制分析
影响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的机制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及其均等化、定居意愿以及抑制虹吸(减少与周边城市在收入上的差距)三个方面。因此,减缓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可以通过提高公共服务供给及其均等化水平、解决流动人口的定居以及和缩小与周边中心城市收入差距三方面入手。
表2 机制分析
(6)异质性分析
最后,检验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区域、城市规模以及科技投入程度的差异。
在区域异质性方面,本文参考国家统计局的划分,设定城市区位虚拟变量,如果该城市位于东北地区则设为1,否则为0。结果说明,政策对于缓解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效果较差。
在城市规模异质性方面,我们以2014年城区人口数量为依据构造城市规模虚拟变量,如果城区人口数量高于100万则为1,否则为0。结果显示,尽管中型小城市存在较低的落户门槛,但相较于大城市,中小型城市仍然在缓解人口流失上存在劣势。
在科技投入异质性方面,本文以科技投入占GDP比重作为城市创新水平的代理变量构造分组变量,当城市创新水平高于样本中位数时取值为1,否则为0。结果说明,科技投入占比越高的城市,新型城镇化对于人口流失的抑制作用也越明显。
表3 异质性分析
05
小 结
根据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对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扩大。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对东北地区、中小型城市以及低创新投入水平城市的人口收缩缓解作用较弱;(3)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可以通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水平,提升人口长期定居意愿,缩小收缩城市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而缓解人口流失。
因此,我们给出如下建议:(1)收缩城市应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总结各试点地区经验举措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2)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价值理念,有序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3)持续优化城镇规模结构,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引导各种资源在大中小城市间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推动政策向欠发达区域倾斜,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规划年终盘点 | 十大关键词回望2024,致敬每一位规划人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理论研究 | 田莉:社会力量赋能城市更新的策略、实践与路径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报告 | 阳建强:城市更新地区详细规划管控要素与技术方法研究
推荐阅读
-
自然资源部:土地综合整治中,不得违背农民意愿换地并地,开展合村并居、整村搬迁,不得强迫农民上楼,不得违法收回宅基地
-
广州市旧村庄旧厂房旧城镇改造实施办法
导读《广州市旧村庄旧厂房旧城镇改造实施办法》经2024年3月15日市人民政府第16届6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24年5月15日...
-
对“土地综合整治 绿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学术分享】城中村改造“做地”模式与保障房筹建
-
视点 | 新年首次国常会聚焦城市更新,扩大内需,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将加速构建
-
【学术分享】新时期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与困境
-
跨城镇开发边界、村庄建设边界的单独选址项目如何管控?
-
不许动村庄中心基本农田?乡村规划该怎么办?
来源:自然资源精选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下,村庄规划成为了塑造乡村新貌、激活发展潜能的关键一步,然而,不少村庄面临着一个棘手的困境:村庄...
-
旱地怎么建成高标准农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丘陵山区的旱地能否建成高标准农田而破解耕地“非粮化”问题
导 读1.政策要求。中办和国办于2024年2月5日印发并于2024年9月29日公开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
-
用于识别土地利用冲突区的多层次空间评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