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分享】新时期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与困境
叶裕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出城市建设的三大工程,即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紧密关联。城中村改造在超大特大城市涉及数千万流动人口,实质上是涉及数亿人生活质量、创新能力和社会经济联动改造的一场城市革新,这是未来影响中国长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一轮城中村改造自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后,已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进,尤其在超大城市和3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保障资本可持续性和将改造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结合,使住房困难群体真正受益。希望通过此次讨论,直面城中村改造的目标、内涵,以及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并探讨资金可持续性问题及破解之道。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李锦生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规划实施分会主任委员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许多城市采取的做法是“拆了重建”,但随着时代发展,城中村改造的目标和方式应更加多元化。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段,以及不同的城中村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地方可能需要进行拆除性改造,例如涉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而更多的城市将面临微改造,这种方式更加注重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
田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分会副主任委员
城中村改造的演变过程显示了从批判、清除到承认其积极作用的态度转变,尤其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城中村的改造不仅限于人居环境的提升,它还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经济职能。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城市发展更多依赖房地产开发和市场力量来推动。2008年“三旧改造”以来,广东通过“放权”和制度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城市更新的进程,但房地产开发导向的更新也带来了大规模的拆除重建,使得部分区域过度依赖容积率增容,房价快速上涨。
汪明峰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正在从“量”向“质”转变,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过去的城镇化更多关注城镇化率和数量目标,而在当前新形势下,城中村改造的核心目标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提升居住条件、消除安全隐患,还涉及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产业转型等内容。其改造模式也逐步多样化,补偿方式和资金平衡机制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尽管大家普遍认为广州、深圳的城中村现象更为典型,但上海也有不少城中村。这些城中村的建筑质量参差不齐,违章建筑较多,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和隐患,亟待更新和改造。总体上,上海城中村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涉及到几百个点位,而且项目周期普遍较长,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房地产行业的变化、经济下行、融资难题等都增加了改造的复杂性,尤其是资金和动迁问题,为项目推进带来了挑战。
陈宏胜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城中村改造的最大问题在于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导致传统依赖房地产推动的改造模式无法继续。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过去的改造基本依赖于容积率的提升和房产销售来实现资金平衡。如今,房子卖不出去,改造模式面临重大转型,而民营企业在新的环境下难以参与,很多是因为改造赔偿标准限制了他们的效率。
冯长春
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鉴定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城中村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产物。尽管希望通过城镇化和现代化逐步减少这些区域,但完全消灭城中村并不现实。2005年我们研究广州城中村时发现,这些区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反映了城市在快速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城镇化的推进往往面临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政策性障碍。
叶裕民:
2024年第12期 年会学术对话栏目
中国式现代化与城中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