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治理的原型分析:一个系统主义的研究范式
题目:Archetype analysis of land governance: A systemism research paradigm(土地治理的原型分析:一个系统主义的研究范式)
作者:谭荣(浙江大学);王荣宇(厦门大学)
期刊名称: Land Use Policy,2025年3月
中科院分区:一区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影响因子:6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24.107466
摘要
土地资源利用涉及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对理解和管理土地利用社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提出了挑战。因此,本研究为土地相关SES治理原型构建了一个系统主义的研究范式,包括理论内容、主要特征和具体方法。土地相关社会经济治理的原型说明了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在经典理论或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结构、联合效应和潜在机制。因此,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以利用主导因素,探索由多因素组成的制度选择情境条件,来治理土地使用者、制度和土地利用的广泛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1.引言
土地资源利用引起社会生态系统的变化。例如,农村土地整理改变了地块的生物物理属性,包括其形状、面积、栽培和建设条件;重构社会经济关系,包括产权调整和土地收入再分配;并引发该地区的生态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和生物群落。同样,城市土地开发和再开发也改变了土地资源的生物物理条件,如从农田转变为建设用地,调整了社会经济关系,如行动者之间的土地收益分配增量,并导致城市空间和周边环境的重构。
从SES视角看,土地治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特征:首先,与土地相关的SES复杂性要求土地制度的具体情境设计,考虑时空溢出效应,增强土地治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因此,根据一系列区域主导因素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其次,最大化土地利用的一种利益几乎总是会减少其他利益。例如,通过大规模重新造林或生物能源生产在陆地上的碳汇不太可能为粮食安全、自然保护或供水提供足够的协同效益。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必须根据SESs的一般条件和各种土地使用者的利益要求来权衡土地利用的利弊,并探索和提出更具经济、社会和生态包容性的土地制度。第三,全球很大一部分土地具有多个重叠、不明确和有争议的权属和权利要求,这对许多旨在提高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政府干预或政策的有效性和效率提出了挑战。土地正规化或政府加强土地所有权保障的计划可以在环境保护或农业生产力提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可能导致环境恶化或社会边缘化加剧。因此,特定土地制度的多重效应必须综合考虑土地使用者个体、集体乃至更广泛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如何捕捉和阐明与土地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中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管理土地使用者、机构和土地使用大背景之间这些相互联系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系统的研究范式,以理解和处理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的复杂性。除了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方法论两分法之外,系统主义将个人主义者视为相互独立的项目联系起来,而不会犯拒绝分析这些整体的整体错误,并研究它们的出现和拆除机制。因此,与土地相关的社会经济治理的系统主义研究范式承认某些个体因素的主导作用和广泛因素的共同作用,捕捉了这些结构,并阐明了土地使用者、制度和广泛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在理论上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为在实践中处理这些相互联系提供了政策启示。虽然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如元胞自动机、多智能体模拟、网络分析、定性比较分析和机器学习等,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系统论的研究范式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其发展相对缓慢,尚未开发出普遍接受或标准化的分析框架和方法。近年来,原型分析作为一种系统论研究范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可持续性研究,如资源治理和气候治理领域。因此,我们采用土地治理原型的概念。
文学原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称之为第一阶段的系统原型,主要用于诊断系统,确定从系统中抽象出来的简化和循环结构,并探索其潜在原因。我们称之为与医学上的证候相似的第二阶段证候原型,即相关症状所产生的综合特征。综合征分析致力于诊断特定症状和相互作用因素。我们称第三阶段为结构原型,取前两阶段原型分析常常忽略的因素的结构或系统的内部相互作用。也就是说,第三阶段的原型分析在原型识别的基础上,将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确定原型的内部结构,其分析范式由类型学演变为积木。结构原型与计算方法一起用于从复杂现象(如多个案例、样本和阶段)中得出循环模式。
基于以上三个阶段,本研究打算回答以下具体问题:1)如何概念化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从理论上解释土地利用的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2)如何衡量和解释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以确定制度选择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和由多因素组成的特定环境条件?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说明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此外,本文还建立了一套土地治理原型分析方法,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原型分析的系统主义研究范式具有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优点,它捕捉了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及其共同影响,并提供了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的综合和情境依赖的策略,而不是零碎的步骤或一贯性的解决方案。
本文的其余部分组织如下。第二部分发展了一个基于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并说明了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的概念和理论含义。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通过使用原型分析来探索土地使用SESs治理路径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案例选择、实地调查、案例编码、变量分配、数据处理和稳健性测试。第四部分展示了运用土地治理原型分析结果的主要路径。最后,最后一部分给出了政策建议。
2.理论框架:土地相关SES治理的原型分析
从SES视角和自然相关制度分析的经典范式来看,土地利用活动可以涉及生物物理属性、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行动者和制度安排,这些因素分别归因于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SESs中土地使用的治理过程和结果,并为抽象、识别和分析这些SESs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这方面,预计与土地有关的社会经济系统治理的原型分析将侧重于各种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例如社会价值、正式制度、土地使用行动和生物物理条件。
2.1 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本研究基于政治学、公共管理、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的跨学科理论,构建了土地利用中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分析土地利用治理的多因素效应的基本路径(图1)。与侧重于治理过程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AD)和侧重于社会和生态系统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SES框架相比,使用这一理论框架可以系统地揭示更多影响土地治理结构及其绩效的多样化和综合性因素。
2.1.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土地本身的生物物理属性,如位置、大小、质量和空间结构。不同的生物物理属性产生了不同的土地治理需求,以利用自然优势和减轻任何不利因素;因此,预计土地治理行动将与具体环境条件保持一致。第二类是自然环境,即治理对象所在的特定地块,包括气候、地形、生物条件等。土地治理的各种实践都受到一般自然环境的制约或适应。此外,农村土地开发旨在开发具有独特景观的地区的旅游资源。丘陵和平原城市土地开发面临不同的自然风险,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也不同。此外,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塑造了特定地块的生物物理属性,这进一步表明土地利用治理应该同时考虑这两类自然因素。丘陵地区的土地利用通常面临可达性差和土地破碎化的问题,而平原地区的土地资源适合大规模和整体开发。土地生物物理属性的变化可能导致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
2.1.2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财政收支等。与自然因素的影响类似,这些宏观经济因素也导致特定的土地治理需求,以操纵禀赋的利弊,并描绘土地治理的一般选择集。第二类包括微观经济条件,包括参与土地利用活动或受其影响的组织和个人的收入来源和水平、财政能力和工业基础。上述微观经济因素影响着土地治理结构的潜在供给。此外,宏观经济形势一般决定微观行为者的经济状况,而微观行为者的经济状况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土地使用治理的潜在替代方案。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房地产企业只使用自有资金,不使用当地银行和政府的贷款和补贴来开发城市土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村庄通常具有较好的二、三产业基础和致富条件;因此,村集体和农户有足够的财力自组织农村土地。此外,大量微观行为者经济状况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宏观经济的情况。以农村工业化和产业转型为目标的农村土地整理促进了同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导致整个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为这些项目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动。
2.1.3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包括管理土地使用的所有规则。这些规则表明谁可以在什么条件下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哪些行为是允许的或禁止的,应该采用哪种决策过程,哪些信息必须或不必须提供,哪些个人行为可以获得什么收益。因此,土地治理的制度分析基本上集中在上述直接决定土地使用选择和调节人地关系的使用规则上。在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的多个相邻行动情境中,明确了六种基本制度安排,值得进一步研究。
首先,决策规则规定了土地利用的决策过程,如农村土地整理方案,应根据多数同意或一致同意的原则,由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
第二,信息规则规定了土地利用信息在利益相关者和公众之间传递和沟通的范围、内容和过程。例如,产权持有人有权获得有关城市土地再开发方案的详细信息。
第三,激励规则激励行为者积极参与土地治理,包括短期奖励和补贴,长期利润分配和退税,以及就业和企业的经济机会。
第四,控制规则通过监督和制裁安排来约束行为体在土地治理过程中的选择,以防止涉及非法土地使用和拖延问题的机会主义行为。
第五,收益规则提出了一种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土地使用成本和收益的方法。例如,这些规定规定了房地产企业在城市土地改造中的投资比例,村集体和农户承担的基础设施和新农村住宅建设的比例成本,房地产企业在城市土地改造后获得的商业和住宅用地面积,以及农户收回农村住宅用地的补偿标准。
最后,协调规则为减轻土地使用方面的各种利益冲突提供了场所。例如,为了缓解农户冲突,促进农村土地整理集体行动,建立了村务委员会。
一般来说,上述规则用于配置制度矩阵,它们共同影响土地治理绩效;对单一规则的改变可能会对其他规则和土地使用结果产生溢出效应或连锁反应。例如,激励和控制规则共同作用,解决土地产权调整和地块整理的任何障碍,从而促进土地利用计划的实施。公平合理的支付规则与运作良好的协调规则相结合,可以平衡各种土地使用者的利益诉求,增强土地使用集体行动的内在动机。此外,分散的决策规则通过具体情况的土地利用规划推动了当地资源禀赋的开发。然而,信息规则的日益透明逐渐保障了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成为决策过程去中心化的前提。
2.1.4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行动者特征和管理土地使用的非正式规则。
行动者是具有各种特征的决策实体,可以从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情况中的可用选项中选择行动。土地利用决策的实现依赖于多方面行动者的具体行动。因此,行动者的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治理的过程及其绩效。行为主体的特征包括数量规模、类型(如官员、企业、农户)、意愿、利益诉求、年龄、性别、学历、经历等。具体而言,影响城市土地再开发的原产权持有人的特征包括自愿性程度(如居民是否被迫参加再开发)和利益同质性程度(如互利大、互利小、利益分化)。此外,农户的数量和领导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农村土地调整的模式选择及其表现。
非正式规则包括群体价值观、传统、规范、习俗和惯例,这些都源于土地治理的社会基础下的行动者之间的长期互动。土地使用治理意味着遵守非正式规则;否则,社会合法性可能会丧失。通常情况下,违背平均主义原则的增量土地收入分配可能会导致城市土地开发和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市场为导向和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观可以维持房地产主导的城市土地再开发。非正式规则不仅源于行为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影响行为人的特征。
2.2 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
2.2.1 概念
根据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是再现和构成复杂土地利用系统的基本分析单元。该分析单元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各种因素及其结构机制和结果的组合,展示了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对土地利用治理过程和由此产生的治理绩效的共同影响。
原型表现出以下特征。
(1)与土地相关的社会经济系统治理原型至少包括两种类型的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一个原型所反映的各种因素和结果之间的稳定关系在其他原型中是独一无二的,不重复的。
(2)与土地相关的社会经济治理原型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评价中至少出现两次;土地使用的一个SES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来解释。
(3)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源于土地利用SES,不能独立发生;土地利用SES提供了构成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的所有因素和结果。
(4)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具有理论意义。与土地相关的社会经济体系治理的原型可以通过现有的理论来说明,或者有助于新理论的发展。
(5)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是可扩展的,并产生子原型。子原型由一个带有一个或多个附加因素的原型组成。这些额外的因素不具备作为土地治理原型的资格。与土地治理的初始原型相比,其子原型提供了相当详细但不重复的信息。
2.2.2 理论意义
根据系统论的研究范式,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在要素结构机制、中间抽象、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内涵。
首先,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关注因素的结构和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
其次,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是基于特定理论和其他共同质量标准的土地利用SES因素结构的中间抽象(Eisenack et al, 2019)。中间抽象是系统中因素分析的抽象程度。
第三,传统的定量分析(如计量经济学)是在大规模样本上进行的,以确定稳健的因果关系,但通常难以解释因果关系和现象背后的机制。土地治理的原型分析得益于定量分析在提供稳健因果关系方面的优势,适合分析大规模案例。
3.方法:基于原型的土地治理纠纷
一般来说,土地治理的原型分析包括四个基本阶段,即案例选择和实地调查、案例编码和变量分配、数据处理和稳健性测试。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原型分析的具体方法,形式概念分析(FCA)和定性比较分析(QCA)可以从案例中提取原型,但两种方法在定义和测量具体因素及其结构的关键阶段(即案例编码和变量赋值和数据处理;见附录)。通过比较FCA和QCA的结果,对原型分析方法的可信度和解释力进行了评价。
3.1 案例选择和实地调查
通常,原型分析以中小型案例为样本。现有的原型分析文献通常以20-60个案例作为样本。与较大的研究规模相比,当前的研究规模降低了案例选择和数据处理的难度和成本;与规模较小的研究相比,更有可能避免将单个案例的发现作为一般结论的困境。案例收集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根据典型性和多样性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文化传统、人口特征、信息可及性、自身研究经验以及实践部门和专家的建议,选择土地治理调查样点进行实地调查。其次,通过标准收集具体的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以统一的形式叙述每个案例,如农村土地整理、城市土地整理或城乡土地流转项目(详见第2节)。第三,建立案例集,作为土地治理原型分析的主要材料。
3.2 案例编码与变量赋值
原型分析定义和度量影响土地治理实践的具体因素的关键阶段是案例信息数字化(即案例编码和变量赋值),这也是通过FCA和QCA提取土地相关SES治理原型的前提(见附录)最明显的是,FCA将案例中的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作为包含一组字母(即表示不同类型的因素)和数字(即表示同一类型因素中的细微差别)的数据集呈现;QCA一般采用二元变量(变量赋值为0或1)或连续变量(变量赋值为0 ~ 1)来表示每种情况下的上述四类因素(见附录)。
案例编码的步骤如下
(1)根据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理论框架(见第2节)编写代码本,将每个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转换为用字母和数字表示的变量,从而定义可能构成原型的所有因素。特别是,代码本描述了不同变量的内容,并提供了用于识别案例集中的变量的标准,例如关键字、常见观察到的事实和数字阈值。
(2)根据代码本以及变量的内容和识别标准对每种情况下的因素和结果进行编码,测量所有可能构成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的因素。编码的案例作为FCA的主要数据。
(3)在对所有案例进行编码之前,先对一定数量的案例进行编码,以测试码本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剔除冗余代码,补充省略代码,细化模棱两可的代码。
变量赋值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基于土地相关SES治理的理论框架(见第2节),阐明了导致特定结果的基本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特别是变量的内容及其识别标准,例如关键词、常见观察到的事实和数字阈值,以定义可能构成土地相关SES治理原型的所有因素。
(2)通过单个案例研究,根据实现变量赋值的变量内容,识别每个案例中的因素和结果,测量所有可能构成土地相关SES治理原型的因素,作为QCA的主要数据。变量赋值规则根据所使用的特定QCA技术而有所不同(见附录)。
3.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从数字化案例中提取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从集合论的角度来看,所有要分析的案例构成一个整体,即案例集C,记为C= {c1,c2, c3,c4,⋅⋅⋅⋅⋅}。一种情况下,ci是集合C中的一个元素,记为ci∈C。所有具有案例属性的要素(如自然因素n、经济因素e、政治因素p、社会因素s、结果o)组成另一个整体,即属性集A,记为A= {nI, eI, pI, sI, oI}。将属性集A中各元素的组合记为ai,例如ai= {ni, ei, pi, si, oi}。属性集A的元素来源于case set C,即在C的任何case中,一旦观察到属性元素ai的组合,则属性ai属于A,记为ai∈A。集合C与集合A的笛卡尔积为C×A= {|ci∈C∧ai∈A},构成有序对集合。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是有序对集合中的稳定组合。
FCA和QCA是数据处理的集合论方法;它们可以从大小写编码集或变量赋值数据集(见附录)中提取有序对集合中的稳定组合。
一般来说,用于FCA提取原型的软件是Concept Explorer 。根据编码案例的数据建立正式背景;形式概念是通过在概念浏览器中输入形式上下文来获得的。通过QCA提取原型时,根据研究需要选择软件。通过将案例数据输入QCA软件,可以获得特定的条件配置。最终,根据其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并遵循特定的理论逻辑,从形式概念或条件配置中选择和识别与土地相关的SESs原型。
3.4 稳健性检验
原型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和解释力是科学理解土地相关SES治理原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前提。根据现有文献,土地治理原型分析的稳健性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考察:不同分析方法的替代检验和一种分析方法的内部检验。
不同分析方法的替代检验比较了基于目标案例集的原型分析的FCA和QCA结果,以评估可信度。在相同的案例集和理论框架下,通过FCA和QCA提取的原型所揭示的系统关系有望表现出足够的相似性。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考虑,FCA和QCA提取的土地SES治理原型在要素关系和结构上不应存在矛盾;否则,原型分析的结果是不可靠的。
方法内部测试衡量单一方法的关键指标,以评估其可信度和解释力。对于FCA来说,关键指标是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所揭示的可维持关系的阈值,即预计从当前案例集中移除多少案例,以使具体因素和结果的组合成为不可能。必须移除的案例越多,准确原型的可信度和解释力就越强。在实践中,阈值可以使用Concept Explorer 的稳定性函数来获得。QCA的关键指标是一致性和覆盖面。一致性是指具有特定因素和结果组合的病例占具有这些因素和结果组合的所有病例的比例。该指标旨在评价原型分析的可信度。通常,期望一致性值高于Ragin(1987)设定的可接受的经验标准,即0.85或0.80。覆盖率是指具有特定因素和结果组合的病例占具有这些结果的所有病例的比例。该指标旨在表明通过一致性测试的因素组合解释结果的程度。因此,一致性和覆盖率的指标值越大,精确原型的可信度和解释力就越大。实际上,所有的QCA软件都可以直接度量一致性和覆盖率
3.5总结:FCA和QCA结果的比较
使用FCA和QCA进行原型分析的结果在构成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的因素和结果的配置方面可能有所不同(表1)。从稳健性检验的角度来看,上述FCA结果提供了额外的信息,而不是与QCA结果相矛盾。关于土地治理的政策含义,FCA的典型结果表明,在确定主导经济因素的情况下,企业评估自身的财务能力来考虑是否发起农村土地整理。然而,QCA的典型结果不能提供这种额外的策略含义。
4.讨论: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的应用
应用与土地相关的社会经济系统治理原型,旨在说明并得出处理土地使用者、制度和广泛背景之间相互联系的政策含义,特别是通过确定土地治理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基于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结构机制,可以部署具体与土地有关的制度的条件。具体来说,有两个应用程序路径。
4.1 经典理论解释及其政策含义
这条路径分别挖掘土地治理原型,结合经典理论阐述每个原型的内容,并通过理论推论来解释现象并得出政策启示。首先,确定了土地相关SES治理原型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阐述了特定原型所揭示的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之间的结构机制,说明了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特定结果的原因。然后,用原型揭示的因素的结构机制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最后,根据相应原型的理论内容,提出了土地治理的政策启示。
4.2 理论创新导向的解读及其政策启示
这条路径集中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土地相关SES治理原型,并通过比较原型来扩展或改进现有的理论;因此,观察到的现象可以用新的理论来解释,并提出政策含义。然而,这些理论创新仍有待后续研究的证实。首先,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土地相关SES治理原型的原始经典理论进行梳理,并通过比较不同原型所揭示的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结构机制的异同,得出新的理论发现。然后,在原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用扩展或改进的理论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最后,在原型分析的驱动下,提出了土地治理的政策启示。
5.结论
本研究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了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它将与土地有关的社会经济效益治理的原型概念化为一个分析单位,它是经常性的,构成了复杂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展示了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组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治理结构和绩效。
原型以要素结构、中间抽象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特征,确定了土地治理制度选择中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和由多因素组成的特定情境条件。此外,以FCA和QCA为主要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土地治理原型分析的具体流程包括案例选择、实地考察、案例编码、变量赋值、数据处理和稳健性检验,以及基于经典理论和理论创新的土地SES治理原型应用路径。特别地,本研究发展的上述系统论研究范式对治理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具有两个政策意义。首先,在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中确定的主要因素值得政策制定者进一步调查,并且可以成为改进土地治理结构及其绩效的切入点。其次,土地治理的原型分析揭示了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引发的情境性治理需求,以及相应的由特定政治规则构成的治理结构,为情境性土地利用SESs治理的制度选择提供了科学参考。
本研究提出了与土地相关的SES治理原型的系统主义研究范式,对现有文献有三方面的贡献:(1)通过识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自组织模式等综合治理结构的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及其土地利用绩效,揭示了土地治理的黑盒子;(2)本研究通过考虑多因素的联合效应,阐述了特定情境下土地相关SES治理的制度契合度;(3)本研究提供了情境相关的解决方案,以管理土地利用可持续社会经济中土地使用者、机构和广泛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避免了零碎或一刀切的策略。
此外,后续研究仍可扩展和完善土地相关SES治理原型的研究范式。首先,广泛接受的中间抽象的指导原则和客观指标仍有待提出,根据更多的土地治理原型分析的技术实践积累的经验,并通过学术讨论。其次,从时间视角出发,基于不同原型的演化过程和规律,开展土地治理的动态原型分析,绘制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图形。
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对文章的理解,不是对原文的翻译,详细情况请阅读原文。
分享人:苏双瑜
推荐阅读
-
自然资源部:土地综合整治中,不得违背农民意愿换地并地,开展合村并居、整村搬迁,不得强迫农民上楼,不得违法收回宅基地
-
广州市旧村庄旧厂房旧城镇改造实施办法
导读《广州市旧村庄旧厂房旧城镇改造实施办法》经2024年3月15日市人民政府第16届6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24年5月15日...
-
对“土地综合整治 绿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学术分享】城中村改造“做地”模式与保障房筹建
-
视点 | 新年首次国常会聚焦城市更新,扩大内需,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将加速构建
-
【学术分享】新时期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与困境
-
跨城镇开发边界、村庄建设边界的单独选址项目如何管控?
-
不许动村庄中心基本农田?乡村规划该怎么办?
来源:自然资源精选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下,村庄规划成为了塑造乡村新貌、激活发展潜能的关键一步,然而,不少村庄面临着一个棘手的困境:村庄...
-
旱地怎么建成高标准农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丘陵山区的旱地能否建成高标准农田而破解耕地“非粮化”问题
导 读1.政策要求。中办和国办于2024年2月5日印发并于2024年9月29日公开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
-
用于识别土地利用冲突区的多层次空间评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