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耕地保护与占补平衡的逻辑

    郧文聚在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上,围绕耕地保护与占补平衡展开分析了耕地资源安全面临的挑战,探讨了耕地资源空间安排的重要性,提出价值引领和科学支撑双轮驱动完善相关制度,强调土地整理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耕地资源安全面临挑战

    1.五大结构性变化威胁:非农化” 致使每年损失大量城市周边优质耕地;非粮化” 使耕地丧失粮食生产功能;破碎化” 让优质耕地难以集聚;过度利用和生态建设压力导致 生态退化;山地丘陵区出现 边际化” 撂荒现象。

    2.粮食生产现状与趋势:我国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小麦单产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增长特点。但耕地资源农业生产力受自然禀赋和人工赋能影响,且土壤矿物生命元素缺乏影响农作物产量和人体健康。像巴彦淖尔引黄灌区虽为重要粮油基地,但乌梁素海受农田退水污染 ,黑土地也面临保护难题。

二、耕地资源空间安排是国土空间治理的优先项

    1.耕地保有量变化:不同地区耕地保有量在不同年份有所波动,反映出耕地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这与国土空间治理中各类用地的调整密切相关。

    2.国土空间治理举措:在国土空间治理时代,通过规划引领、用途管制等手段,对建设、农业、生态空间进行合理安排。各地积极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如北京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江苏常州保障重点地区发展空间 ,雄安新区则面临土地利用转型等问题。

微信号:ziranziyuan1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三、价值引领、科学支撑双轮驱动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制度的完善

    1.农业现代化与耕地保护:从经济学逻辑看,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增长存在差异,我国应借鉴经验推动农业现代化。在耕地保护中,要重视 三个价值,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

    2.土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现有农田保护策略对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不足,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与土地利用关系存在差异,景观格局影响显著,地下生物多样性依赖周边高质量生境。

    3.乡村发展与耕地利用:乡村发展面临多种不适应问题,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方向不同,应遵循 三集中” 原则。同时,要积极发展新业态,让乡村资源成为发展动力。

四、土地整理改造中国

    1.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土地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选择,经历了从基本农田建设到生态良田建设等多个阶段,不断适应发展需求。

    2.土地整理的科技难题与技术应用:土地资源安全保障面临诸多科技难题,需要多学科协同解决。数字孪生技术具有保真性、互操作性等优势,可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提高分析预测能力和管理效率。

    3.未来规划与思考:《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26 - 2030 年)》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等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同时,还需思考食物安全、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问题,如大食物观的落实、陆海统筹和农林草水统筹的推进。

mmexport1739700075172.png


来源:国土规划与整治

发布于 2025-02-16 18:03:54
收藏
分享
海报
112
上一篇:5部门联合发布,农民在家就能申请建房 下一篇:2025年,锂资源的再平衡之战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

微信号: 后台设置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添加微信
复制成功
微信号: ziranziyuan1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