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厅长谈耕地保护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体系亟须完善。四川省严格限制省内跨区域补充耕地调剂。其中,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需跨市(州)调剂的,原则上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在“以补定占”的要求下,由于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与占用耕地需求空间不匹配,全省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的中丘、深丘和高山高原地区,而经济较好的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较少,区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很大。对于补充耕地指标资源匮乏的市(州),还可能影响部分建设项目的报批效率,甚至无法及时落地。此外,当前耕地恢复经费无专项资金保障,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而地方特别是县级财力困难,资金难以得到保障。
改革占补平衡制度,持续完善耕地保护管理方式。一是将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允许将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实施主体恢复和垦造的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作为补充耕地,解决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建立补充耕地指标省级收储统筹机制,制定补充耕地指标收储统筹调剂办法,建立“行政+市场”运行新机制,统筹保障重大建设项目落实补充耕地任务。三是建立非农建设补充耕地储备库、非农建设补充耕地监管系统及省级补充耕地指标收储统筹服务平台,规范补充耕地指标管理,做到补充耕地指标全链条可追溯。四是加强资金统筹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耕地恢复。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地方整合涉农资金、充分叠加运用金融政策工具,结合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统筹实施耕地恢复,充分发挥涉农资金的最大效益。
浙 江 省
1. 现状与问题。2023年浙江省耕地面积1981万亩,是典型山地为主的省份,地形总体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态势,土地资源匮乏情况明显,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一是零星碎片耕地较多。平原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3.2%(约459.59万亩);全省耕地平均图斑面积仅为12亩,其中小于50亩的图斑占耕地图斑总数的95%。由于耕地碎片和分散化难以形成相对完整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利于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生产,浙江粮食自给率仅为26%。二是多田空间布局存在错位。目前省域内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叠率总体偏低。2023年年底,全省永久基本农田与高标准农田重叠部分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72%,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叠面积仅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30%。三是耕地质量总体不高。浙江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仅为8.16等,还存在不少15度以上山坡耕地和25度以上永久基本农田,立地条件的先天不足影响着耕地质量。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中下山移民、农民进城,一些地方出现了“人走田弃”的现象,宝贵耕地资源抛荒撂荒。此外,一部分耕地位于河道、湖区、林区等范围内,不宜长期稳定利用,还需逐步调整。
2. 做法。一是以“动态清零”为目标,持续完善“人防+技防”四个体系,耕地保护基础全面夯实。构建完善“图数对应”的空间账本体系。构建完善“人田对应”的人防责任体系。构建完善“塔田对应”的技防监管体系。构建完善“动态清零”的执法监管体系。二是以“三大工程”为抓手,逐步实现农田空间“三个蝶变”,农用地空间布局整体跃升。深化集中连片建设,变“小田”为“大田”;探索林耕置换试点,变“山上”为“山下”;实施耕地功能恢复和质量提升,变“差田”为“好田”。三是以“多田套合”为牵引,深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乡村空间治理集成改革。探索建立4个“合一”机制(推进部门底图底数合一、推进农田规划建设合一、推进涉农资金运用合一、推进多田占补平衡合一),统筹整合涉农部门力量。探索“产业导入+运营前置”模式,激活乡村空间潜能。发展规模经营,推动良田粮用;实施复合利用,推动优地优用;探索长续利用,推动留空留白。四是做好“土地综合整治+”文章,提升乡村空间治理效能。建立因地制宜的整治“项目库”,充实土地和金融政策“工具箱”,探索资源导向型开发“新模式”。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3. 建议。有必要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的相关管理体系,推进耕地功能多元复合和差异化利用,鼓励和培育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助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从而实现粮食安全与强农惠农并重。一是坚持耕地粮食生产核心功能不动摇。应完善和强化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坚持“以补定占”,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积极巩固耕地的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障功能,分类稳妥开展耕地功能恢复,坚决打击违法占用和破坏耕地行为;加快、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验收,对具备条件的优质耕地加大保护和建设力度,提升耕地总体质量,确保粮食增产;挖掘和利用闲置耕地资源,对当下存在无序转变、低效利用、闲置浪费、资源错配等问题的耕地进行治理提升,增加耕地后备储量。二是坚持提升耕地内生造血功能不松动。应壮大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打造绿色有机的高质量农产品,使农业生产与社会产品需求相匹配,统筹考虑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关系,带动强农惠农;培育乡村新型产业形态,挖掘地域耕地景观生态功能,提升耕地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培育具有生态特色的家庭农场,打造“高效、好看、好玩”的农文旅休憩场所,借助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实现惠农富农。
推荐阅读
-
乡镇政府如何正确履行耕保职责 | 以案说法
基本案情2012年3月以来,河南省唐河县源潭镇三王庄村郭正养殖场、鹏华农牧公司未办理用地手续,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及一般耕地进行畜禽养...
-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成因及工作难点分析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专项任务,从排查摸底和试点情况来看,具有发生跨度长、点面分布广、矛盾...
-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再次联合发布重磅通知!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严格遵守“八不准”要求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5〕10号 各省...
-
耕地占补平衡岂能异化为违法毁林开垦
-
耕地法律知识“十问十答”
-
在耕地上种树,谁来处罚?如何处罚?
-
关于农村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及其他农用地建住宅到底由谁查处的工作建议
-
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内涵辨析、编制逻辑和内容体系
-
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中强调耕地保护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
在耕地修建沟渠,被卫片发现如何认定?
-
乡镇政府如何正确履行耕保职责 | 以案说法
基本案情2012年3月以来,河南省唐河县源潭镇三王庄村郭正养殖场、鹏华农牧公司未办理用地手续,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及一般耕地进行畜禽养...
-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成因及工作难点分析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专项任务,从排查摸底和试点情况来看,具有发生跨度长、点面分布广、矛盾...
-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再次联合发布重磅通知!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严格遵守“八不准”要求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5〕10号 各省...
-
耕地占补平衡岂能异化为违法毁林开垦
-
耕地法律知识“十问十答”
-
在耕地上种树,谁来处罚?如何处罚?
-
关于农村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及其他农用地建住宅到底由谁查处的工作建议
-
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内涵辨析、编制逻辑和内容体系
-
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中强调耕地保护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
在耕地修建沟渠,被卫片发现如何认定?
-
乡镇政府如何正确履行耕保职责 | 以案说法
基本案情2012年3月以来,河南省唐河县源潭镇三王庄村郭正养殖场、鹏华农牧公司未办理用地手续,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及一般耕地进行畜禽养...
-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成因及工作难点分析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专项任务,从排查摸底和试点情况来看,具有发生跨度长、点面分布广、矛盾...
-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再次联合发布重磅通知!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严格遵守“八不准”要求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5〕10号 各省...
-
耕地占补平衡岂能异化为违法毁林开垦
-
耕地法律知识“十问十答”
-
在耕地上种树,谁来处罚?如何处罚?
-
关于农村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及其他农用地建住宅到底由谁查处的工作建议
-
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内涵辨析、编制逻辑和内容体系
-
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中强调耕地保护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
在耕地修建沟渠,被卫片发现如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