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供给保障路径研究——基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视角
作者
导 读
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视角出发,矿产资源供给保障的技术逻辑是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共同发挥作用。目前,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呈现“一高三低”现象,即高资源收益、低勘查投入、低矿业权供给、低矿产品自给,反映出我国矿产资源要素配置水平尚难以满足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尤其在政府管理能力、市场体系建设、政府与市场有效结合等方面的短板日益明显。基于此,文章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供给的要求,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耦合作用下资源供给安全的实现路径:①加强矿业权及相关要素供给能力;②积极培育风险勘查市场体系;③注重完善政府与市场的沟通协调机制;④合理调整各主体间的收益分配。
本文引用信息
张亚明,李刚,尹延东,朱闰琪.完善我国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制度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4,37(7):56-65.
微信号:ziranziyuan1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章节目录
CONTENTS
1 基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矿产资源供给保障的技术逻辑
3 深层次问题分析
4 改革要求和国外经验借鉴
5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耦合作用下的资源供给安全实现路径
2.1 国家矿产资源权益性收入大幅提高,矿产勘查开发投入不断降低
2.2 矿产资源储量增速放缓,资源保障能力不足
2022年,我国大宗矿产及新兴矿产储量增长率普遍较低于2021年。2022年煤炭、锰矿、铝土矿、磷矿储量出现下降,其中铝土矿降幅达5%;铁矿、金矿、钨矿、钼矿等矿种储量增长率不超过6%,远低于2021年储量增长率30%以上的水平;铜矿储量增长率为16.7%,仍低于2021年29.4%的增长水平。在储量增长率放缓的同时,我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呈现不足。其中,2022年煤炭储消比为46.9,铁矿、铜矿、铝土矿、金矿储消比不足5,磷矿储消比为35.2。
2.3 矿业权出让数量大幅减少,大宗矿产自给水平长期处于低位
3.1 矿业权供应管理能力不足
3.2 勘查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
3.3 政府与市场的协调联动仍需加强
3.4 矿产资源收益调节机制有待优化
4.1 新时代的新要求
4.2 国外经验借鉴
5.1 加强矿业权及相关要素供给能力
5.2 积极培育风险勘查市场体系
5.3 注重完善政府与市场的沟通协调机制
5.4 合理调整各主体间的收益分配
作者信息
通讯作者:李刚(1982—),男,河南省新乡市人,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自然资源非税收入管理与政策。
作者简介:张亚明(1991—),男,河北省河间市人,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采矿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矿产资源经济政策。
设计、一审 | 吕睿 二审 | 吴桐
三审 | 孙君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