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个项目,自然资源部发布“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申报指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科技厅(委、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

依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有关管理规定,根据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将2025年度公开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共支持65个指南任务,其中“赛马制”指南任务1项。请按照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申报流程

(一)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为单元整体申报,申报项目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

(二)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指南任务,开展集成攻关。

微信号:ziranziyuan1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三)本次项目申报采用一轮申报方式,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 项目申报。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以下简称国科管系统)一次性提交项目申报材料,阐述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等(申报材料具体要求详见国科管系统)。从指南发布日到申报材料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申报材料应包括相关协议和承诺。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参与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为落实《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有关精神,推进科学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项目牵头单位和负责人在申报项目时应签订科学数据汇交和共享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申报材料须经相关单位推荐。各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科管系统统一报送。

2. 本重大专项项目管理责任主体受理项目申报材料。项目管理责任主体对受理的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通过的申报团队3家及以内的指南任务,直接进入答辩评审;形式审查通过申报团队4家及以上的指南任务,项目管理责任主体根据形式审查通过总体数量情况,决定是否开展预评审。

3. 项目管理责任主体组织进入答辩评审环节的申报团队进行答辩评审,并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立项。

对进入答辩评审数量2家及以上的申报项目,采用专家综合评议方式优选承担单位;对于仅1家申报的项目,采用专家审核论证方式,论证通过后予以立项。“赛马制”项目可支持最多2个研发水平相当、技术路线不同的申报团队平行立项支持。

4.对于没有申报团队通过答辩评审的指南任务,评审专家组在合议环节形成专家组论证意见,反馈项目申报单位修改完善。仅1家参加的答辩的指南任务,择期开展第二轮答辩评审;2家及以上申报单位参加答辩的指南任务,专项主责部门研究后,确定是否择期开展第二轮答辩评审。

5.支持“赛马制”平行立项的指南任务,如仅1个申报项目通过立项,按照一般公开竞争项目由遴选出的申报团队独立开展研发攻关。如没有申报团队通过答辩评审,择期开展第二轮答辩评审。

二、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

(一)国务院相关部门的科技主管司局。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

(三)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单位可由本局科研主管部门推荐。

(四)港澳科研单位牵头申报的项目,分别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按要求组织推荐。

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

三、申报资格要求

详见《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公开项目申报指南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四、具体申报方式

(一)网上填报。请各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科管系统进行网上填报。项目管理责任主体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材料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5年4月28日8:00至5月20日16:00。

(二)组织推荐。请各推荐单位于2025年5月23日16:00前通过国科管系统逐项确认推荐项目,并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以电子扫描件上传。

(三)联系方式。

1.技术咨询电话及邮箱:

010-58882999(中继线),program@istic.ac.cn

2.业务咨询方式:

项目管理责任主体 010-68085628

咨询服务时间 工作日9:30-16:00

附件:

1. 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公开项目申报指南

2. 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公开项目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自然资源部

2025年3月31日

如需获得“指南”全文,
请联系小编:Geo_home
指南目录如下:
领域一:透视地球
方向一 深部结构与组成探测


1.羌塘盆地深部结构探测与构造演化


2.关键廊带深部物质架构探测及其成矿制约(一期)


3.克拉通边缘稀土富集带三维物质架构与成矿约束


4.高精度中国大陆岩石圈参考模型


方向二 深部过程与表层响应观测系统


5.重复主动绿色震源探测系统


方向四 深地科学构建


6.岩石圈结构与深部过程


7.跨层圈循环过程与动力系统


8.地球内部界面行为与驱动引擎


9.大陆形成与演化的深部控制


10.西藏高原腹地盆-原转换过程及深部动力学


11.深地科学高温高压实验前沿研究


12.深地科学模拟系统


领域二:探测资源


方向五 战略性矿产成矿系统与成矿规律


13.山西吕梁山及邻区铝土矿源---保与找矿预测


14.三江成矿带南段大陆深部过程与金铜成矿


15.南岭中西段中生代重大地质事件与锡多金属成矿


16.东天山晚古生代重大事件与铜多金属富集成矿


17.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等地区铬铁矿富集规律与靶区优选


18.藏西北-东昆仑铜金(锑)富集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19.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锡锑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20.华北北缘东段金矿多尺度找矿预测与勘查


21.内蒙古中段金矿集区三维找矿预测与增储


22.羌塘-思茅海相钾盐找矿模型与增储

23.老挝-三江特提斯斑岩金铜矿成矿机制对比与勘查增储


24.--乌跨境成矿带铀矿成矿条件对比与勘查增储


25.--巴走廊铜(钴)矿跨境成矿规律对比与找矿预测


26.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价与全球战略研究


方向六 战略性矿产勘查技术方法集成与创新


27.鲁西-邯邢-鞍本覆盖区富铁矿快速勘查评价技术


28.无人机航空物探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29.立体核勘查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30.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铁金多金属矿深边部多技术探测与勘查增储


31.矿集区深部找矿三维精细勘查与智能预测技术


32.三维激电探测关键技术升级及大型资源基地勘查增储示范


33.北山地区铜金矿立体探测与勘查评价


34.钦杭成矿带中段铜多金属矿找矿模型与深边部勘查评价


35.南岭中东段(赣南-粤东)中重稀土矿立体勘查评价与定位技术


36.高山-深切割区地球化学快速勘查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


37.人工智能矿产资源评价系统与靶区预测关键技术


方向七 深部探测与资源勘查装备研发


38.高功率毫米波-钻头复合破岩钻井技术


39.探测装备定型实验与标准制定


40.固定翼/直升机航空重磁多参量勘查系统研制


41.“空--井”一体化探测数据处理平台


42.地质高分高光谱成像系统集成与示范


方向八 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示范


43.-吉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勘查增储示范


44.冈底斯东段铜多金属成矿模型与勘查增储示范


45.四川盆地卤水钾盐形成机制与开发利用工程示范


46.海南自贸岛及邻区锡锆铪砂矿资源基地绿色勘查与综合利用


47.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金等多金属矿勘查增储与开发利用


48.小秦岭及邻区金矿集区深部找矿模型与应用示范

49.钦杭东段铜金资源基地深边部勘查增储示范


50.西昆仑金铜多金属资源基地勘查增储


方向九 深部清洁能源探测


51.滇西重点地区地热资源成因与评价利用


52.广东-海南中高温地热资源成因与评价利用


53.大型城市及邻区沉积盆地 4000 米以深水热型地热资源探测与开发利


54.汾渭盆地中高温地热资源探测评价与开发利用


55.沉积盆地天然氢气成藏机制与资源探测


56.新疆、西藏等典型地区蛇绿岩带天然氢气成因与探测评价


57.油气田有关天然气藏中氦气富集与探测


58.盆地边缘天然氦富集与探测


领域三:绿色利用


方向十 固体矿产资源安全绿色利用


59.大宗金属矿产低贫损智能化开采理论与技术


60.大宗非金属矿产低贫损智能化开采利用技术体系


61.优质战略性矿产资源大规模绿色开采技术


方向十一 深部空间与利用


62.深部含水层储气空间探测与利用关键技术


63.油气藏地质体碳封存高效监测技术


方向十二 深部资源环境保护


64.深部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体系


65.深部资源开发的安全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平台


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25 年度公开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大专项总体目标是围绕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和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深地科学前沿,突破深地与矿产资源领域核心技术,建立深部探测和找矿勘查技术装备体系,形成向深部要资源、要安全、要空间的能力,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新资源革命提供科技支撑,形成深地与矿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我国深部探测与矿产资源勘查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对照实施方案和阶段性实施计划中设计的目标任务,围绕“透视地球、探测资源、绿色利用”三大战略目标,聚焦找矿突破行动大型资源基地建设对成矿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迫切需求, 
2025 年本专项通过公开竞争方式优先支持 11 个研究方向、设 65 个指南任务( 项支持“赛马制”组织方式立项) ,拟安排中央财政总经费 29.12 亿元。其中, “透视地球”领域拟优先支持 个研究方向、设 12 个指南任务。“探测资源”领域拟优先支持 个研究方向、设 46个指南任务。“绿色利用”领域拟优先支持 个方向、设 7个指南任务。


各申报项目下设课题原则上不超过 个,勘查示范类项目课题不超过 个。在上述课题指标限制之外,每个项目应加设青年科学家课题 1~2 个。除特别说明外,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 年。本专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共享专项成果数据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传播科学,欢迎您点亮星标,点赞、在看▼

发布于 2025-04-06 21:02:25
收藏
分享
海报
26
上一篇:不编村庄规划,乡村地区规划具体如何管理? 下一篇:问答丨插建一个公厕居然要考虑这么多因素?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

    微信号: 后台设置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添加微信
    复制成功
    微信号: ziranziyuan1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