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优秀博士论文 | 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形成及转化机制研究
摘 要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演进模式、阻力模型、颗粒破碎、流固耦合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论文创新点
本文结合案例分析,野外调查,室内试验、数值模拟探讨了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主要模式,分析了影响滑坡泥石流灾害链转化过程的关键节点和转化过程,探讨了临界转化条件,主要创新点如下:
(1)系统梳理了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演进过程,并据此将其分为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两大类和七个子类,总结出滑坡解体和水土耦合是导致灾种转变的两个共有且最为关键的物理过程;
(2)揭示了滑坡碎屑化过程导致的阻力弱化机制。滑坡高速剪切运动会导致滑体解体和颗粒分层,上述过程使细颗粒不断富集于滑面,进一步导致基底摩擦增大而内部摩擦减小,灾害体发生从滑动(滑坡)向流动(碎屑流)转化。滑坡运动的稳态摩擦系数随颗粒破碎的程度和剪切速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在量值上与惯性数呈对数相关;
(3)定量刻画了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转化阈值。在滑坡起动阶段以粘性力主导(斯托克斯数St较小),而在泥石流运动阶段惯性力为主导(St较大)。使用斯托克斯数St 和密度比r的比值为2.5可作为滑坡-泥石流灾害链转化的运动学阈值。
推荐阅读
-
自然资源部通报2024年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活动监督管理情况
-
四川宜宾山体滑坡已致10人遇难19人失联
-
山区崩塌、滑坡等地灾隐患识别方法与预警(天.空.地.深综合)
-
专家分析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发生的可能原因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许冲,谈四川筠连山体滑坡诱发因素及如何利用好救援“黄金72小时”。专家分析滑坡...
-
广东 | 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县级)系统上线试运行
-
北京市山体滑坡空间格局与分异机制——以门头沟区“23·7”暴雨事件为例
-
推进滑坡智能监测,实现早期风险预警
-
地质灾害物理仿真实验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西部高山峡谷区重大滑坡成生规律及灾变演化机理研究进展
-
自然资源部通报2024年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活动监督管理情况
-
四川宜宾山体滑坡已致10人遇难19人失联
-
山区崩塌、滑坡等地灾隐患识别方法与预警(天.空.地.深综合)
-
专家分析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发生的可能原因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许冲,谈四川筠连山体滑坡诱发因素及如何利用好救援“黄金72小时”。专家分析滑坡...
-
广东 | 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县级)系统上线试运行
-
北京市山体滑坡空间格局与分异机制——以门头沟区“23·7”暴雨事件为例
-
推进滑坡智能监测,实现早期风险预警
-
地质灾害物理仿真实验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西部高山峡谷区重大滑坡成生规律及灾变演化机理研究进展
-
自然资源部通报2024年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活动监督管理情况
-
四川宜宾山体滑坡已致10人遇难19人失联
-
山区崩塌、滑坡等地灾隐患识别方法与预警(天.空.地.深综合)
-
专家分析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发生的可能原因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许冲,谈四川筠连山体滑坡诱发因素及如何利用好救援“黄金72小时”。专家分析滑坡...
-
广东 | 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县级)系统上线试运行
-
北京市山体滑坡空间格局与分异机制——以门头沟区“23·7”暴雨事件为例
-
推进滑坡智能监测,实现早期风险预警
-
地质灾害物理仿真实验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西部高山峡谷区重大滑坡成生规律及灾变演化机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