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西部活动断层对区域地震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多样,东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活动断层。这些活动断层宛如大地的裂痕,不仅记录了地球漫长岁月中的地壳运动,更是与地震、火山群活动紧密相连,对区域的地质稳定性、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中国主要火山和地震带分布图

一、中国东西部活动断层分布概况

(一)东部活动断层分布特征

在中国东部地区,郯庐断裂带堪称最为显著的活动断层之一。它南起湖北武穴地区,向北纵贯安徽、江苏、山东,跨越渤海后,途经东北三省,最终延伸至俄罗斯境内,在中国境内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整体呈近北东走向。其形成可追溯至中元古代,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源于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挤压,起初为走滑断层,后在中生代燕山期,因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发生大幅度北延并转化为逆冲断层,新构造期则表现为右行走滑-逆冲断层。从分段来看,鹤岗铁岭段以中小震活动居多;下辽河莱州湾段地震发生频率高且强度大,像渤海在1548年、1597年、1888年和1969年多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以及1975年海城7.3级地震都在此段;潍坊嘉山段地震活动相对集中,不过频率较低,历史上有公元前70年安丘7级地震和1668年郯城8.5级地震,后者震级极高;嘉山广济段同样以中小震活动为主。据统计,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汇聚于中段。例如,1668725日的莒县郯城8.5级地震,震中附近地区山崩地裂、地裂泉涌,城廓、住宅等建筑大量损毁,死亡人数众多,受灾范围涵盖山东大部、江苏和安徽北部等多地。

微信号:ziranziyuan1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构造简图

此外,在华北地区,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等地也分布着一些活动断层。太行山地区的断层多与山脉形成紧密相关,其地质构造以复背斜褶皱和阶状断裂隆起为特征,山脉两翼不对称,东翼以大断层急剧下降到华北平原,西翼坡度较缓。这里的断层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多次地壳运动,特别是中生代以来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岩层受挤压和剪切变形而成,虽地震活动不像郯庐断裂带那般频繁剧烈,但也偶有中小规模地震发生,影响当地的地质稳定性与人类活动。 这些东部的活动断层,往往与板块内部的应力调整、岩石圈变形相关,在漫长地质岁月中持续演化,塑造着大地格局,也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城市规划布局等诸多领域带来挑战与研究课题。

(二)西部活动断层分布特征

踏入中国西部,龙门山断裂带赫赫有名,它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其诞生源于一亿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致使青藏高原隆升,高原向东挤压四川盆地,龙门山地区应力蓄积,形成这条规模宏大的断裂带。它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后山大断裂(汶川-茂县-平武-青川)、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映秀-北川-关庄,属于逆走滑断裂)、龙门山主山前边界大断裂(都江堰-汉旺-安县,属于逆冲断裂)。历史上,龙门山断裂带并不平静,自公元1169年以来,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5次,其中里氏6级以上地震20次,如2008512日的汶川8.0级大地震,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县位于龙门山主中央断裂上,都江堰市落在龙门山主边界断裂,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建筑损毁,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影响深远。

龙门山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主要由三条断裂带组成

将视野拓展至整个西部,青藏高原周边更是活动断层密集分布之地。由于印度洋板块持续向北挤压欧亚板块,板块边界处地壳变形强烈,众多断裂带纵横交错。这些断裂带不仅控制着青藏高原的隆升扩展,还引发频繁地震活动,如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等,地震时有发生,对当地生态、基础设施与民众生活构成严重威胁。与东部相比,西部活动断层分布更为广泛、密集,多与板块强烈碰撞挤压相关,地震震级往往较高、破坏程度更大,地质灾害连锁反应更为复杂多样,是我国地震灾害防御的重点关注区域,对区域发展与稳定影响深远。

青藏高原断裂构造及构造划分图

二、活动断层引发地震的机制

(一)地壳应力积累与释放

地壳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板块间相互碰撞、挤压、拉伸,使得岩石变形,应力在岩石内部逐渐积累。活动断层作为地壳岩石的破裂带,犹如 “应力集中器,承受着巨大压力。当来自板块运动等因素的应力持续汇聚,超过断层及周边岩石的强度极限时,断层两侧岩石便会突然发生相对滑动或错动,原本蓄积的能量以地震波形式迅猛释放,向四周传播,引发地震。就如印度板块向北持续挤压欧亚板块,促使青藏高原地壳增厚、隆升,其边缘诸多活动断层承受强烈应力,频繁引发高强度地震,像龙门山断裂带引发的汶川地震即为典型。

(二)岩石特性的影响

岩石自身特性对断层滑动及地震孕育起着关键作用。不同岩石具有各异的韧性、脆性。花岗岩等坚硬岩石,抗压强度高,通常韧性较强,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变形,应力积累相对缓慢;而页岩等岩石脆性较大,受力时易破裂。在断层带,若岩石脆性高,应力稍有增加便可能快速产生裂隙,促进断层滑动,更易引发地震;韧性强的岩石则可能使应力积累周期延长,地震孕育过程相对复杂、耗时。并且,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特性关乎地下水活动,地下水对岩石的润滑、软化作用,或孔隙压力变化,都会改变岩石力学性质,间接影响断层稳定性与地震发震可能,为地震机制添复杂因素。

三、东西部活动断层与地震活动特点

(一)东部地震活动特征

中国东部历史上不乏强震,除前文提及的郯庐断裂带上诸多地震外,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震惊中外。728日凌晨342分,在毫无征兆下,唐山这座百年工业城市瞬间地动山摇,短短一分钟,城市沦为废墟,民用建筑物倒塌破坏率高达94.6%24万余人丧生,16万多人重伤,工业设备、基础设施毁坏殆尽,震源位置处于城市下部的 “城市直下型地震” 特性尽显无遗。从历史地震统计来看,东部地区地震虽频率相较西部低,却偶有高强度地震,呈现出震级高、突发性强、危害巨大的特点。并且,部分研究表明东部地震在季节上有一定规律,冬季因气温降低,地下水活动变化、岩石热胀冷缩等因素,应力调整相对频繁,地震发生概率稍高;不过这一规律受多种因素干扰,并非绝对。像合肥所在的江淮地区,虽非传统强震频发地,但地质构造复杂,如肥东曾发生3.8级地震,震后老旧建筑裂缝、基础设施受损、交通受阻,给城市正常运转带来挑战,警示东部城市即便处于相对稳定地质区域,仍不可忽视地震风险,城市规划、建筑抗震设防等环节必须严谨对待。

(二)西部地震活动特征

西部堪称地震高发区,对比东部,地震发生频率显著更高。板块运动持续塑造着这片土地,印度洋板块向北强力挤压欧亚板块,使得青藏高原不断隆升并向外扩展,其周边地壳变形强烈,活动断层密如蛛网。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等频繁 “躁动,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中小规模地震,隔数年便会爆发破坏力惊人的强震,如2008年汶川8.0级、2010年玉树7.1级、2013年芦山7.0级、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等。这些地震震源浅,能量释放接近地表,引发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道路掩埋、桥梁冲毁,阻断救援与重建通道,还破坏水源、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灾区短时间陷入孤立无援困境,给当地生态、经济、社会带来近乎毁灭性打击,严重阻碍区域发展,西部地震灾害防御与灾后恢复重建始终是艰巨挑战。

四、活动断层与火山群的关联奥秘

(一)岩浆通道的形成

活动断层常常扮演着为岩浆开辟上升路径的关键角色。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生成后,需要寻找通往地表的通道,而断层所形成的岩石破裂带恰好提供了这样的便利。从板块运动角度看,在板块的俯冲带或碰撞带,板块相互作用致使地壳岩石变形、断裂,形成众多断层。例如,在中国东部,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挤压欧亚板块,使得地壳岩石破碎,郯庐断裂带等一系列活动断层应运而生。地幔热柱同样作用显著,地幔深处高温物质上涌形成热柱,其携带的巨大能量促使周围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这些岩浆顺着地壳薄弱处,也就是活动断层的裂隙向上运移。就像东北五大连池地区,地下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沿着古老的断裂带涌出地表,历经多次喷发,造就了如今独特的火山地质景观,众多火山锥与熔岩流沿着断裂方向分布,直观展现出断层对岩浆通道的控制。

深部流体在地震孕育中的作用模型图

(二)火山喷发的触发

当岩浆在地下深处逐渐聚集,压力持续增大时,活动断层的细微变动都可能成为引发火山喷发的导火索。断层的突然活动,无论是快速错动还是缓慢的应力调整,都会打破地下岩石的应力平衡,使得岩石裂隙瞬间扩张或产生新的裂隙,为岩浆提供更畅通的喷发通道。而且,断层活动引发的地震波向四周传播,进一步扰动岩浆系统,促使岩浆加速上升。以长白山天池火山为例,其位于郯庐断裂带的延伸区域,周边断层网络密布。历史上多次监测到在火山喷发前,当地地震活动频繁,这些地震多由断层活动引发,地震过后不久,火山便开始喷发,大量岩浆、火山灰和气溶胶物质喷薄而出,对周边生态环境、气候造成巨大影响,如改变局部气候模式、影响植被生长等,足见活动断层与火山喷发紧密且复杂的触发关联。

五、典型地区案例分析

(一)东部郯庐断裂带沿线

回顾历史,郯庐断裂带沿线地震频发,给周边地区带来沉重灾难。以1668年郯城8.5级地震为例,震中位于现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地震发生时,地声如雷,天昏地暗,城楼堞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如平地,极震区死亡人数超5万,周边地区如江苏、安徽等地也受灾严重,房屋大量倒塌,农田毁坏,百姓流离失所。此次地震不仅造成即时灾难,后续还引发系列社会问题,如饥荒、疫病蔓延,经济长时间难以恢复。

再看近代,1975年海城7.3级地震,虽因成功预报大幅减少伤亡,但震区仍遭受重创,城市基础设施瘫痪,工业停产,大量居民需紧急安置。这些历史事件警示城市规划必须重视断裂带因素。如今,沿线城市如沈阳、济南等在规划时,严格依据地震地质勘察成果,将活动断层区域划定为禁建区或避让带,重大工程选址尽可能远离断层,像济南地铁建设,前期对线路反复勘测,避开郯庐断裂带可能影响区域,确保工程抗震安全;建筑设计执行高标准抗震规范,提高建筑韧性,新城区开发注重预留应急避难空间、规划疏散通道,确保灾害发生时人员快速疏散,降低损失风险。

在监测预警方面,当地构建了多手段综合体系。地面监测上,沿断裂带加密布设地震监测台站,像山东境内每隔数十公里就有高精度地震仪、地倾斜仪等设备,实时捕捉地震波、地壳形变细微变化;地下,利用深井探测技术,在关键点位设置应力、应变传感器,监测深部岩石应力变化,捕捉地震孕育早期信号。一旦监测数据异常,预警系统迅速启动,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多渠道,向周边居民、企业发出预警,如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能让人们紧急避险、关停关键设备,最大程度减少伤亡与损失,为生命线工程应急响应争取宝贵时间,保障城市应急韧性。

(二)西部青藏高原周边

在西部青藏高原周边,活动断层、地震与火山活动紧密交织。以昆仑山断裂带为例,它是青藏高原北部重要边界断裂,受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地壳岩石强烈变形,形成众多分支断裂,地震频繁发生。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震中位于无人区,但引发大规模山体崩塌、滑坡,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对周边生态造成冲击,植被掩埋、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还改变局部水系分布,影响水资源涵养与调配。

云南腾冲火山群所在区域,处于板块碰撞活跃地带,多条活动断层纵横交错。这些断层既为地下岩浆提供上升通道,又因岩石圈应力频繁调整引发地震。历史上多次火山喷发与地震相伴,火山喷发改变地形地貌,熔岩流覆盖土地、堵塞河道,地震则加剧地质灾害风险,震后山体松动,遇强降雨易引发泥石流,威胁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从长期生态视角看,火山灰富含矿物质,喷发后一定程度改良土壤肥力,利于植被恢复生长;但频繁地质活动干扰生态系统稳定,生物多样性面临挑战,部分物种因栖息地破坏濒危,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艰难,水资源受污染、水量波动,给区域可持续发展蒙上阴影,凸显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紧迫性。

六、应对策略

(一)监测技术与预警系统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地震监测技术日益先进,为捕捉地壳的细微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一方面,高精度的地震仪广泛分布于各地,能够敏锐地感知地震波的初动,精确测定震源位置、震级大小等关键参数,其精度相较以往有了极大提升,部分先进设备甚至能在地震发生瞬间就将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测中心;另一方面,地壳形变监测手段不断革新,如GPS监测网、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等,通过持续追踪地表的微小位移,可提前洞察地壳应力的蓄积态势,宛如给大地装上了动态标尺,为地震预测提供关键线索。

预警系统更是在防灾减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地震发生时,预警系统依托地震波传播速度远慢于电磁波的特性,利用震中附近监测站点捕捉到的地震初期信号,快速估算地震参数,并抢在具有强大破坏力的S波到来之前,向周边地区发出警报。以日本为例,其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能为民众提供几秒至数十秒不等的宝贵避险时间,在这短暂瞬间,人们得以躲在安全角落、关闭危险设备,极大减少伤亡与损失。在我国,像四川、云南等地震多发省份,地震预警系统已逐步覆盖重点区域,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多渠道实时推送预警信息,为公众逃生避险、生命线工程应急响应赢得先机,筑起一道抵御地震灾害的 “电子防线

(二)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

城市规划若忽视活动断层因素,后果不堪设想。从历史惨痛教训看,许多城市在早期发展中未充分考量断层分布,盲目扩张建设,一旦强震来袭,断层带上建筑遭受灭顶之灾,人员伤亡惨重。因此,科学规划城市布局迫在眉睫。如今,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能够精准绘制活动断层 “路线图,城市规划依此而定,将断层区域划定为禁建区或严格的避让带,严禁新建重要建筑设施,如日本东京、美国洛杉矶等城市,在规划时都为断层预留出安全空间,或打造为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既满足防灾需求,又美化城市环境。

在工程建设领域,建筑抗震设计是核心关键。以框架结构建筑为例,合理布局梁柱体系,增强结构整体性与延性,使建筑在地震摇晃中能通过自身变形耗散能量;同时,采用隔震、减震技术,如在建筑底部安装橡胶隔震支座,或在关键部位设置阻尼器,能有效减轻地震冲击力。像我国云南一些新建学校、医院,严格按照高抗震标准设计施工,历经多次中小地震考验,主体结构安然无恙。此外,重大工程如桥梁、大坝等,选址时极力避开活动断层,施工中强化抗震构造措施,确保在地震、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基础设施依然稳固可靠,为社会正常运转保驾护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七、结束语

中国东西部活动断层犹如大地的隐秘脉搏,与地震、火山群活动紧密交织,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地质生态与人类社会。东部活动断层,如郯庐断裂带,虽地震频率相对低,但强震突发危害巨大,其与板块内部应力调整关联,影响城市稳定;西部活动断层,尤其青藏高原周边,因板块剧烈碰撞,分布密集且地震频发、震级高,常引发地质灾害连锁反应,对生态、基建破坏严重。在与火山群关联上,活动断层为岩浆开辟通道、触发喷发,塑造火山地质景观同时,带来生态气候冲击。

通过对典型地区剖析可知,面对活动断层潜在威胁,需多管齐下。监测技术革新、预警系统完善能捕捉灾前信号、赢取避险时间;城市规划依循地质勘察成果,避让断层,工程建设强化抗震设计与构造措施,确保建筑设施稳固。持续深入研究活动断层特性、地震火山孕育机制,整合科研、规划、工程等力量,构建综合防灾体系,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是应对地质灾害挑战、守护大地安宁的必由之路。

来源:地球天地

致谢:中国地震局、彭建兵、《中国科学》杂志社网、腾讯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等,百度及微信等网络媒体。

发布于 2025-01-07 11:34:44
收藏
分享
海报
16
上一篇: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 Pb-Zn-Ag-Cu 矿床新类型:成矿基本特征与构造控矿模型 下一篇:自然资源部发布《测量标志管理数据规范》等7项行业标准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