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实践 | 看江苏省林业局做法

日前,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大力推动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要素保障“一件事一次办”,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精准高效的要素保障。地方自然资源、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行动,推进联动审批,同时健全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即日起,将刊发部分省份和地市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


深化改革  提质增效  强化用林要素保障


近年来,江苏省林业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始终将涉林要素保障作为工作的重点,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不断推动服务保障提质增效,近四年来分别服务保障了2586个项目使用林地,其中省级以上重大项目林地定额足额保障,市县重大项目应保尽保,为经济大省挑大梁贡献了林业力量。

主动推进用地用林联动审批。2023年开始,积极配合省自然资源厅开展用地用林联动审批试点,按照“三先三后”的思路,稳步推进,努力让项目单位“少跑路”,让项目建设“加速度”。先点后面,从宜兴、睢宁“两个县”用地用林联动审批研究开始,到宿迁、南通“两个市”和宜兴、睢宁“两个县”正式试点,最后再全省全面推开。先易后难,将单独选址项目作为联动审批的切入点,实现试点联动后,再逐步推广到批次用地和占用公益林的所有涉林项目。先并后融,试点阶段,重点围绕解决材料重叠、公示公告、现场踏勘、窗口进出等差异与矛盾,简单实现了“物理”上的“合并”;全面推开后,进一步优化联动审批的业务流程,打通用地用林审批信息系统,推行一次查验、一并公告、一个窗口、一套材料等“七个一”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化学”上的“融合”。联动审批以来,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效率进一步提升,建设单位满意度大幅提高,各地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大力推动简政放权。为提高审批效率,更好地服务保障经济与社会发展,2021年,将不涉及国家级公益林、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和国有林场的临时用林、直服设施用林的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市县两级林业部门。2025年初,结合联动审批改革,将不涉及省级以上公益林、不跨设区市的建设项目省级林地审核权限,全部委托至市级林业部门实施。通过下放和委托实施林地审核审批,减少了报批的层级,避免联动审批时错层审批,进一步提高用林要素保障质效。

微信号:ziranziyuan1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稳步推进林地和公益林“双落界”。江苏省“一山、二水、七分田”,林地与耕地、园地、水工建筑用地等地类交叉严重,林耕矛盾尤其突出,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与“三调”林地差异性较大,为此,省林业局下大力气厘清林地管理边界,推动公益林优化落界。参照国家级公益林优化技术要求,以“三调”数据为基础,组织完成了省级公益林优化落界任务,并获得省政府批复,实现了省级以上公益林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分区管控要求相衔接,与永久基本农田等地类不再冲突。依据《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将林地保有量指标分解到各地,指导各地把林地保有量指标落实到山头地块。截至目前,除1个市以外,其余12市均已基本完成林地管理范围落界任务,初步形成林地管理“一张图”。

探索建立“以补定占”的林地管理机制。江苏省国土面积小、开发强度大,各地造林绿化空间受限,补充林地难度越来越大。为此,全省建立了全省补充林地储备库,在项目用林报批时,同步等面积、等质量落实补充林地地块,既实现“林地保有量不减少”的硬性要求,又为全省占补平衡预留了空间。针对苏南经济发达地区补充林地空间严重不足的现实难题,2023年,探索开展了补充林地指标跨市域交易试点,南京市与睢宁县就北沿江高铁用林项目,以每亩16万元、1.3亿元总价完成全省第一笔异地指标交易。2024年,研究印发补充林地指标异地调剂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异地占补管理机制,并逐步推进由“占补平衡”向“以补定占”转变。

强化自然保护地规划支撑。制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重大项目选址方案核准的规范性文件,从精简材料、优化程序、加快审查等方面,支持涉及风景名胜区的重大项目建设。出台省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将涉及自然保护地的省级以上重大项目及时纳入规划,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支撑。同时,大力支持涉及自然保护地的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办理相关涉林手续。

持续改进和优化服务。连续三年出台加强重大项目用林要素保障的政策文件,优化林地定额供给,精简报批材料,简化专家论证,推行容缺受理。同时,在项目选址阶段,就提前介入、靠前指导,省林业局用林要素保障工作专班,分别赴省交通工程建设局、铁路办等省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开展“用林要素保障上门服务”,把政策送上门、把需求领回来,并要求市县两级主动为建设单位提供政策宣讲、图数核对、材料预审等服务,保障项目及早开工。



来源:江苏省林业局

新媒体编辑:陈平


发布于 2025-04-07 14:13:09
收藏
分享
海报
21
上一篇:锂矿野外找矿特征 下一篇:刘榆, 江彪等:中国主要类型铅锌矿床S、Pb、C-H-O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

    微信号: 后台设置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添加微信
    复制成功
    微信号: ziranziyuan1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我知道了